回忆 · 老早子的 · 烟纸店
文章来源: 华府采菊人2017-09-28 07:28:51
烟纸店的店主, 划分成份时是被列入小业主的, 比小商小贩"高"一档, 因为有个"固定"店面, 但大伙还是喊他(她)们"老板", 文化大革命期间, 除非得罪了人或有其他问题,一般不会被作为斗争对象, 不过这种"小"老板, 解放前参加过青洪帮做过白相人, 或混过"一贯道"啥的蛮多, 吃"軋头"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是个小本买卖, 养活一家人也很艰难, 收入还不如个高年资的技术工人呢, 比如"外国铜匠"。转载者





八十年代时的弄堂烟纸店


 

以前,在上海的居民密集的地区,有不少为便利居民生活而开设的小店,如老虎灶、大饼摊、剃头店、酱油店等等,而最多的就是那开在街头弄口的“烟纸店”。我以前居住在市区的西南角,那里有许多弄堂——新式里弄和老式石库门建筑的弄堂,好像每条弄堂口都有一、二家烟纸店。所谓烟纸店,就是沿马路或弄堂的人家,装一些玻璃橱柜,出售居民生活的零星物件的便民小店,一般都由夫妻两人经营,故又叫夫妻老婆店,房主即是店主,店堂既做买卖,又是老板家生活起居活动的场所。我常看到老板一家在店堂里吃饭,老板娘在店堂里做家务,他们的孩子在一旁做功课、玩耍。


 

烟纸店出售的货物,以香烟、火柴、肥皂、草纸为主,姑且称之为烟纸店的“四大金刚”。香烟,当时我看到的香烟有“勇士”、“劳动”、“飞马”、“前门”、“青鸟”、“牡丹”等牌子,可以论条、论包出售,还可零枝卖;火柴也是生活必需品,二分钱一小盒,十小盒为一封,当时都是单一的商标,有时是“南京”牌,有时是“玫瑰”或“凤凰”牌;草纸当时是一种手工做的黄色的粗纸,三十张为一“刀”。我有一个同学的外婆家是开烟纸店的,他外婆每天就在店里数草纸。几个同学和他开玩笑说:你外婆只要每刀少放一张,凑满三十张就又是一刀了。肥皂主要有两种,洗衣服用的“五洲固本肥皂”和洗浴用的消毒药水皂。烟纸店的店主们总是将火柴、肥皂、草纸在柜台上叠起来,像搭积木一样。


 


 

除了“四大金刚”,烟纸店还出售些日常生活必须的小东西,如缝纫用品类的针、线、纽扣、绒线针、竹尺、划粉(在衣料上画衣服图样用)等;卫生、防护用品类的牙刷、牙膏、牙粉、“百雀灵”、甘油、蛤蜊油等;药品类的人丹、十滴水、清凉油、“头痛粉”(我的邻居老太一有不适就要买这种“头痛粉”吃,其实它是有点麻醉作用的);小文具类的铅笔、橡皮、刀片和各种语文、算术簿和大、小楷的簿子、墨汁等等,别的东西还有什么别针、夹子、小镜子、皮鞋油、鞋垫、扇子、乒乓球、毽子、象棋、跳棋、军棋、信封、信纸……五花八门、数也数不清。所以,有人就编了一段顺口溜:“牙刷牙膏香肥皂,卫生草纸电灯泡,阿斯匹灵橡皮膏,……”。有的店的柜台上还放着一些玻璃瓶,里面盛有诸如水果卷糖、彩色弹子糖、甜、咸橄榄、桃板、盐金枣(小孩叫它“鼻头污”)之类零食。到夏天,还会摆出两只大口保温瓶,里面盛有赤豆、绿豆或桔子棒冰,四分一根。烟纸店还有一个服务内容,就是公用电话,店门上方都装有一块铁皮的画有一只手拿着电话听筒的标志,当时电话打一次(时间不论)四分,附近人家若有来电还负责传呼,传呼一次三分,常听到老板“1号三楼亭子间张家伯伯电话!”“7号二楼王家姆妈电话!”的喊声。


一九三〇、四〇年代的烟纸店


 

弄堂居民的生活似乎少不了烟纸店,小时候总看到家里大人有什么东西急需,如家中草纸、火柴、肥皂用完了,缝衣针断了,纽扣掉了等就会到烟纸店去买、去配。有时夏天蚊香没有了,或小孩中暑要用十滴水,深更半夜还会去敲烟纸店的门,他们也会开一扇小窗卖给你。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是“二十四小时为人民服务”。到我读小学时,更常常因为铅笔用短了,刀片、橡皮不见了,簿子写光了而去烟纸店买新的,弄得人家都认得我了。


 

各家烟纸店出售的商品也不完全一样,有几家我至今印象还很深;一家的店主耳朵有些聋,大家习惯称这家店“聋彭店”,“聋彭店”店面很狭长,但各种货物放置整齐。他的店除了出售一般的日用品和零食、打电话外,还出售香烛之类,如大、小蜡烛,棒香、印度奇南香、装在大盒子里的寿字香,还有印在红纸上的“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灶君像”等迷信贴纸。老板“聋彭”常常喝了酒,躺在榻上瞌睡,你问他买东西,他张着布满血丝的醉眼,一脸茫然的样子回答你,他常不是拿错东西就是算错钱,但却“错进不错出”,买者若要和他“倒扳账”,他马上装聋作哑,或干脆睡着,故人们恨起来就要骂“迪只死聋彭!”


 

我家对面弄堂口有一幢自搭的像门卫室的木房子,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太在这里开一家烟纸店,因为实在是太简陋,也称不上什么“店”,人们都说“到弄堂口老太婆那里买XXX”。作为烟纸店,老太婆这里除了香烟、草纸,火柴,几乎没有什么了,但这间小木屋却一天到晚吸引着无数小孩,这里有许多“骗小孩”的东西——一、二分就可买的、染了彩色的各种小零食;不知什么小作坊制作的廉价、但好玩的玩具——这些都是正规食品店、玩具店里所买不到的,我也不知多少次光顾老太婆的小木屋,买过她诸如二分一个的“竹蜻蜓”,两手一搓会向上飞去;红、绿、白三色薄纸粘成的吹气后可拍打的纸球;硬纸印的京剧面具,可戴在脸上扮孙悟空、关云长等;还有一种“印花纸”,涂了水反贴在另一张纸上,揭下后就将图画印上去了——但我总是掌握不好,印出来的图案常常是缺胳膊少腿的……。


 

到了春节,老太婆更是生意兴隆,出售大、小炮仗、各种烟火、“火药纸”、刀、枪、剑、戟、斧等古代“十八般兵器”等等,小木屋容不下,就在弄堂口搭了临时摊,还拉了灯泡“挑灯夜战”。


 

还有一家店,老板是个一脸麻子的中年人,小孩都叫此店“麻皮店”,这家店面很小,老板似乎无心开店,只是将肥皂、或火柴、草纸像造高楼一样高高地堆砌在沿街的柜台上,自己一直在里面的写字台上写啊写的,以致偶尔有些捣蛋小孩会突然推倒他的火柴“大楼”即逃之夭夭。麻皮店的柜台中,有些别家没有的东西:如一个旧的小台钟;一个旧的笔架;一副眼镜;一支自来水钢笔;一把旧的小铜锁;一个什么玩意儿等等,每件都用工工整整的毛笔字在小卡片上标着价格。还有一只纸盒,里面放着许多真正的老的“香烟牌子”,图案有封神榜、三国志人物的,有卡通的,有戏曲剧照的,每张一分钱,我就天天走过就看看,有钱就来买一张,积了一个多月,竟然把那套京剧名伶的剧照香烟牌子全买来了。


 

有“经营特色”的烟纸店还有不少,如带售水果、糕点的;可零拷酱油、老酒的;老板会讲两句俄语、带卖牛奶和罗宋面包的;甚至还看到一家挂有“供应下酒菜”牌子的……。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又回到当年的老弄堂附近看看,发觉那些东一爿西一家的烟纸店都不见了,“聋彭店”、“麻皮店”的房子还在,却成了服饰店、皮鞋店,只是一处新出现了一家“好德便利店”。曾作为老上海人市井生活一部分的老式烟纸店,随着社会、时间的变迁,终于从现在上海人的生活中逐步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