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崇毛”联想到工人新村一次“反毛”事件
文章来源: 华府采菊人2016-01-02 05:46:01

文革前, 应该是1964年, 党中央决定召开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上下一片欢呼声, 那时全国的工农业生产开始从前几年的不正常时代恢复到了再之前的正常状态了, 除了粮票油票和布票, 其他基本上不需要票了, 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不得有人民代表么? 于是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 全国各族人民开始酝酿组织提名的代表了。

那时我还没没什么作为地在中学读初中, 我们江南新村居委会在斜土街道安排下, 对上级提名的代表进行讨论, 这个“动词”我真的忘了到底是什么, 只记得作为家庭妇女的母亲每隔几天就得去开会, 一个江南新村是一个居委会, 底下还分为若干个“块”, 这可能是最小最小的不在编行政单位了吧, 一“块”包含大概四五栋房子, 设“块”长一名, 带领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老头老太打扫卫生啊政治宣传啥的, 并负责对”块“内的四类分子进行监督,上门动员社会青年光荣“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因为那时伟大领袖的“知青青年到农村去”还没“很有必要”地发布, 这些暂时不说了。

整个居委会的“无正式工作者”同时要开会讨论, 哪儿找得倒地方呀? 现在美国, 什么协会什么同乡会同学会, 还有可能到哪家有“豪宅”的人的地下室开个会, 那时谁家都很小, 有的还非常非常小,亏得小学也在新村里, 那么晚上学校没课时, 就借给居委会用用吧, 其实学校内心未必愿意, 老师校工下班要回家的呀, 住校的能有几个老师呀? 外伤居委会借用, 势必有老师就不能按时回家, 老师也就不浪费这个时间, 有些老师确实很负责任, 就利用这个时间给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补补课。

言归正传, 一日晚上, 很多教室里正热烈地讨论着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 非常高兴地拥护党提名的人民代表的广泛代表性, 有点文化的块长或里弄干部,也在为人民代表选举制度的深远意义发表感慨, 端的是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老师的补课, 一定会比开讨论会早结束, 为啥? 老师得先把所有他的事完成后, 不时地再到个教室门口张望, 给里面的里弄干部“划”只“翎子”: 哎, 差不多了啊。

那日老师和被他补习的同学一起走过因气太热腾腾而大开着的教室, 师生同时出现在教室门口, 调皮的小赤佬把头伸得比老师还长, 看着教室里那些隔壁阿狗那娘阿猫他外婆等等那么认真,不觉十分不应该地开了口说了句小孩子才敢说的话”你们这些人都是毛主席的狗腿子啊?“

小鬼头嗓门还不小, 听到的人就不会少, 老师吓得脸变了色, 里面有的阿姨听清楚啦, 立刻跳将出来, 一把揪住了迭只小浮尸的领头, ”小赤佬, 讲反动闲话! 衲爷是啥人!!“

上海话里的”爷“是父亲, 江南新村的大多数是江南厂的职工, 所以第一个就要知道”他爹是谁?“

这可了不得, 于是进入一种内查外调(那时好像没有这种说法), 小屁孩子被暂时停课,校方和里弄上报街道, 会同船厂他爷的车间, 协作办案,

大约个把星期, 小赤佬又回学校上课了, 没正式通知到底是如何处理的, 但这孩子的邻居出来说, 亏得”伊拉爷是劳动模范共产党员老工人见过毛主席的“, 里弄干部不愿卷入太多, 街道只想大事化小, 车间领导哪想插手里弄婆婆妈妈的事, 小赤佬可把爷娘吓得不轻, 老头子请小鬼生活吃足, 最后是不了了之。

若是此案晚几年到文革发生, 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或者这小赤佬的爷是有点问题的, 里弄街道学校车间就绝不会那么轻易地放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