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期上海的饭馆价格
文章来源: 华府采菊人2014-10-03 11:25:23
网友MEIMEI总能挑起一段回忆, 让大家参与, 引起大家更多的回想, 比如那个传呼电话, 从价格说到服务, 从服务又转到电话号码, 在联系到前两天的狮子头, 人的意识就这么流啊流啊流, 就成了意识流.
突然想起70年代初(直到76年)饭店价格, 当然指我记得的来说.
早先就说过, 我父母乃四川人, 虽到上海多年, 老妈做菜也学会放点糖, 但时不时那个想吃麻辣的四川胃又作祟了, 自己做是一个选项, 外出就餐也是一个项目, 父亲收入不算低, 但我们小时候家庭人口多而且母亲不工作, 饭店吃饭还是很少的, 待文革后期, 子女工作了, 虽说老爸自1956年来没加过一分钱, 但不是特例, 全国人民的大多数, 也没加. 因为就业人口的增加, 父母的经济条件就宽松得多了, 时不时出去吃个饭, 尤其我在外地, 每次回上海, 父母总要带我出去加加餐.
上海的川菜馆, 父母总认为以前在广西路后来般到九江路那一家最为正宗, 他们老说这一家川菜关历史比较长, 至少1945年就在广西路了, 老板好像是泸州人,自己说是从抗战前就在广西路开了这家馆子.
老爸老妈也就是说从1945年开始吃这家馆子的菜了, 他们老说南京路那家川菜馆是哄上海人的.
那么我们去时, 叫些什么菜呢? 价格怎样?
我们有几样菜的几率特高
麻婆豆腐: 0.40元, 鱼香肉丝: 0.60元, 豆瓣鱼: 0.80元, 因为父亲喜欢吃, 我们当然点它们的可能性就大, 所以价格还记得. 饭应该是0.20一斤, 当然还得要粮票.
上海, 哪怕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服务行业的"档次"依旧存在, 价格标准还是不一样, 怎么个分发法不得了,不知是甲乙丙还是一二三类, 但一定是存在的, 因为菜的价格就不一样, 比如, 麻婆豆腐到南京路冠生园旁边那家四川饭店,就要0.50元一客, 而那些大集体饮食店铺也有买麻婆豆腐的话, 就只要0.35(?),反正低于0.40元高过0.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