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外嫁指南》之后( 3 )你必须做出改变
文章来源: 汉代蜜瓜2011-02-06 00:00:45

 
言归正传,该写写里面的人物了。

《外嫁》的主角很不讨好,是个相貌平凡职业平凡的出身平凡的小人物。小人物的人生是很难写的,一定要有非常深厚的生活基础才能写得很象,否则只能临个皮毛,刻画不到骨子里去。这一段经历,恰恰是蜜瓜同学的命门,所以如果你说李小曼被蜜瓜写得不像其背景的人,我一点也不奇怪。这是我最后一次尝试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我想以后就算有人拿枪顶着我的脑门,我也不会写这样的人物了。

但是有一点我还是不认同一些读者的——她们说,咋李小曼到北京后好像一步登天换了一个人,从无人问津到名草环绕,是不是太夸张了。

是吗?其实说她是名草环绕,也不过是两个,一个姐姐控陆泉,一个是南洋华人周孟春。

其他的,像林威,对她并非一片真心,而是别有目的;井小景,在济南的时候就对她落花有意,而她是表现得流水无情。

有人说,两个也不少啊,怎么可能?

蜜瓜说,非常有可能,因为她本人变了,她的环境也变了。

说她本人变了,是因为她健身加失恋,一下子变成窈窕淑女了。李小曼是相貌平凡,但是她不丑,她就是胖,而且个子高,身上多余的脂肪一减掉,气质立刻不一样了。

不仅仅是男人,女人也是视觉的动物,异性的第一吸引力首先来自于外貌,这个不可否认。

还有就是她的环境变了。她在济南,家庭环境就一般般,单位又是那样的单位,你说她能碰到什么人?人都是社会的动物,环境的动物。我早就说过,如果李小曼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大学教授,再不济她也能嫁个凤凰男,没准早就出国了;如果是中学老师,怎么也能嫁个什么公司的职员,过着一份安定而幸福的日子。

你在什么样的圈子里混,注定你遇到相应素质的人,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那是一种中彩票的几率,最好还是不要寄予很大的期望。

所以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做的是设法改变自己的圈子,扩展自己的圈子,你以为那些老板们在所谓的知名学府读什么 MBA , EMBA 真是为了学什么知识吗?不,他们是为了建立一个圈子,打进一个圈子,认识一个圈子,积累人脉而已。

今天晚上家里请客,某帅哥说当年也喜欢画画,可惜没有机会学下去。我立刻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身边没有这个资源,也就无从下手。但是如果他的亲戚朋友里有人搞艺术,能给他一点指点,他拜拜师,也许就入了门,进了圈。

不光是中国,西方也是,为什么会有子承父业的事发生?因为身在此圈中,资源太过丰富和方便,父母通常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给孩子以指导,培养容易。

我知道身边的很多世交的家庭,有父母叹息孩子不争气云云,但是时间长了,看见这些“不争气”的孩子跟在家人后面混,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后都还混得不错,有的甚至混成了老板。因为长期浸润在圈子里,总能看到一些机会,利用已有的资源,做起来倒也比做别的行当便利。

所以我现在已经老辣到不以读书成绩论英雄,不以一时的得失论英雄,人生很多时候风水轮流转,哪天太阳打门前过真的很说不准。

李小曼的问题是,她在事业上,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给她一个良好的环境,她本人不是那种很进取型进攻型的人物,也不能为自己用各种常规手段或者非常规手段进入到一个她想要进入的圈子,所以她的事业和爱情都迟迟不能收获。

她要改变命运,就需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圈子。如果她进攻性足够强,足够的聪明利索,她会自己冲出一条路。我以前的同事,小裁缝出身,因为机遇再加个人努力,最后不也成了总裁夫人?如果她当年没有到亲戚家做保姆,如果这个亲戚不是足够的善良为她着想,对她像亲人一样把她引荐到公司,那么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机遇有时候非常重要,但是有了机遇之后,本人能否抓住机遇,也是很重要的。

机会从来不会落到没有准备的人的头上。

所以有人问我,李小曼到底外嫁了没有?

我回答说,跟读到现在你应该明白我在写什么了——李小曼外嫁不外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有能力有素质有资本找到一个她心中的白马王子。

《外嫁》中的李小曼做到了,那么现实中的李小曼呢?

这真的需要一定的领悟,对生活的领悟。有几个在一开始跟我短信交流的女读者们,我想你们一开始就领悟了,因为你们给我的信息早就证明你们领悟了。

人生的格局有时候决定着人生的目的地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上。比如《全职太太》里的俞芳,她一出场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被丈夫冷落的怨妇,她加入了风荷和王琪发动的慈善之后,不仅仅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了,格局抬高了,还有此遇到了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男人。

其实有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生活可以很简单,不要搞得太复杂,但是实现这些简单的道理,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