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嫁指南》71 会所的晚餐
文章来源: 汉代蜜瓜2010-06-03 10:54:40

 
周孟春把李小曼和麦奇文送回家,,被麦奇文邀请进去坐了一会儿,麦奇文丛香港给他带瓶酒,让他拿回家。

他走后,俩人轮流洗澡后,李小曼泡了一壶茶,一边喝一边听她布置第二天的工作。

老板来了,自然第一件事就给下面的人开会布置任务,李小曼要做会议记录,并且她说,以后所有的会议记录都归她了。李小曼学过速记, N 年不用,几乎要忘光了。不过就算她没有忘光,她的速记也只能算“慢记”。 N 年前她刚出道给人做秘书的时候用录音机做助手,今天科技发达了,她带枝录音笔即可。

麦奇文说:“明天晚上有饭局,你作为我的助理跟我一起去,我让你看看真正的企业高层说话是什么样子,豪门过的都是什么生活,免得你写出来的高管不像高管,倒像过家家的小孩子。”

李小曼:“。。。。。。”

麦奇文停了停又说:“这一次大部分的日程都是吴绮安排的,我以后会把跟我个人事务相关的联络工作都交给你。”

啊?李小曼吓得花容惨淡面无人色,心说是不是快了点?

交待完了工作,麦奇文摇身一变,像川剧的变脸一样又变成一个超级八婆,开始对李小曼进行严刑逼供:“老实交待,今天在饭店,怎么你从洗手间出来就变得魂不守舍,发生了什么事?”

李小曼还没从工作状态中回过神来,像对老板那样忠实地回答:“今天看见一个人,觉得眼熟,但是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

说完她恍然大悟:“这,这好像跟工作无关了吧?我凭什么告诉你呀?”

麦奇文笑得打跌,接着追问:“是不是那个穿深色毛衣的男人?他看上去很老耶,一副酒色过度的样子,是不是你以前的老板?或者哪个前男友?”

往事在内心深处退潮,记忆像礁石一样显露出来。她摇摇头对自己说,不可能不可能,只是某个长得比较相像的男人而已。

面对麦奇文咄咄逼人的刑讯方式,李小曼决定以攻为守,战略反击:“你跟你老公怎么样了?他还吵着要离婚吗?”

麦奇文没想到被她杀个回马枪,一时怔住了,心说她来北京干了没几天,确实大有长进,居然学会进攻了!她又不会撒谎,也只能实话实说:“不提了。我跟他深谈了一次,从结婚后我替他做的事谈起,一直谈到最近我家里遇到的麻烦,我给他一张纸,让他列出对我不满的地方,我也列出我对他不满的地方,结果你猜怎么样?”

李小曼想了想,回答道:“结果你对他不满意的地方比他对你不满意的地方多。”

麦奇文惊讶地看着她:“哇,小曼,你一点也不傻嘛!”

李小曼:“。。。。。。”

麦奇文说:“唉,小曼,我这边的工作也渐渐上了轨道,以后还是要抽出一点时间帮助他。”

李小曼:“男人有时候像孩子,需要哄。”

麦奇文无奈地耸耸肩。

第二天早上李小曼跟麦奇文一起乘她的车上班,早上的会议由吴绮主持,麦奇文主讲,李小曼记录。会整整开了一上午,开得她头昏脑涨,回到办公室还要整理会议记录,打印出来,麦奇文命她下班前一定要完成,因为晚上有饭局。

李小曼只好扔下别的工作赶会议记录,一边听录音一边对照残缺的笔记往上补一边打字,另外还要接前台转过来的一些事务性电话,比如办公设备公司预约上门维修时间,礼品公司上门送礼品券的时间等等。

麦奇文 N 次地在她跟前转转来去,问她:“上次你给我的那份电子行业明年走势的预测给我找出来。”

“小曼,你整理好了没有?最好下班前给我看看,没问题的话我要加个序言立刻发给今天的与会者。”

“小曼,你的动作太慢了,我觉得你需要提高速度。”

“小曼,好没好?拿来我看。”

李小曼被她逼得都快成女版杨白劳了。她这个时候才感觉平常同事们对她简直太客气太善良了,他们从来没像麦老板这么逼她。

忽然她觉得,在济南的小编生涯,收入少是少了点,可是在时间而言,她过的是无比奢侈的日子。

一分价钱一分货,商店里卖东西如此,办公室里出卖劳动力也是如此。

那天李小曼给麦奇文用鞭子抽着,死赶活赶在下班前把会议记录整理好审查通过发出去,跟着麦奇文去参加饭局。

由于还有点时间,她们先回家做简单的换装。麦奇文穿了件丝绸的米色长袖衬衫,外披披肩式的羊绒外套,还是原来的毛料西裤,半高跟鞋。李小曼站在衣柜前不知所措,彷徨着不知道该穿什么才算合体,麦奇文替她找出自己送她的那件衬黑色衬衫,再让她披上松蓝色的披肩。

然后套上外套,一起下楼登车而去。

这是李小曼第一次去被称为“会所”的地方。在靠近郊外的一座建筑里面,在门口报上姓名,自有专人带路,穿过曲曲折折的亭台楼阁,走进一间餐厅。

领路的服务生压低声音说话,走得无声无息,李小曼跟着麦奇文,自是大气也不敢出,只觉得里面的装修富丽堂皇,全是欧洲古典的套路,所过之处,墙上挂着油画,地上铺图案美丽的地毯,踩下去的脚感,是一般饭店廉价的地毯不能比的。

麦奇文在车上就对她说,因为这次的会面只是结识性的,不谈什么具体事务,所以没有订包房,在大堂吃。

桌前早就坐了两个男人,一个大约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戴着眼镜,平头,一身西便装里面银灰色羊绒毛衣,下面是厚型的棉布三股裤。另外一个男人二十五、六岁,倒是西装配深色条纹衬衫,穿得一本正经。

麦奇文一边走一边低声说:“猜猜哪个是老板。”

李小曼犹豫了一下,也低声回答:“穿毛衣的那个。他看起来很精明很干练。”

麦奇文微笑:“ Bingo! 有进步。”

这边的眼光固然犀利,那边也不是吃素的,看见她们,两个男人站起来,穿毛衣的先把手伸向麦奇文:“陈聪。今日能跟麦小姐同桌吃饭,幸会!”

麦奇文含笑客套几句,双方交换名片后坐下。

李小曼已经被麦奇文灌输过对方的身份和来历。陈聪是中国土生土长受本土大学教育的 IT 精英,在 IT 热潮发热的时候创立游戏网站,做得早,能抓住年轻人的心理和兴趣,现已经发展成游戏、文学、新闻等全面发展的门户网站,做得甚至比有海归背景的几个网站还好还成功。

菜一道道上,李小曼觉得这饭根本不是给人吃的,是给人看的。瓷器尽善尽美,刀叉锃亮发光,全棉的餐巾浆得硬挺雪白,盘中的菜无论颜色还是形状都像艺术作品,可惜就是量少。

显然在座的四个人都没把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是谈话的内容。可是李小曼听来听去,也没觉得这谈话内容有多重要——大部分是泛泛而谈,业内的新闻,网站的发展,很多都是李小曼近日所作的情报里提到过的。

麦奇文问的问题都很专业,如果不是李小曼认识她为她打工,她几乎以为她是做 IT 的而不是搞金融投资的。

同时李小曼也注意到陈聪的助手,他不怎么说话,只是在凝神细听,有时候在某个关键数字上给他的老板低声做个提示。老板要做什么,根本不用吩咐,一个眼神还没完全使出来,他已经站起来完成一半。

对照自己,李小曼明显地感到差距。她这个时候也有点明白自己以前的秘书和助手生涯为什么不能进行到底——做老板的助手,光忠实可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会察言观色,不光体会老板所需,还要体会客人所需,想在老板前头但又不能妄自菲薄,自作主张。

她感到任重而道远。

这一次李小曼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麦奇文和陈聪身上,不漏过他们任何一个句子,任何一个表情。

冷不防肩膀上被人拍了一下的时候,她正拿着酒杯抿,手一抖,深红色的葡萄酒差点洒出来。

“小曼,是你吗?你什么时候到北京来了?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你!”身后一个女人欢快的声音在叫,李小曼固然吓得不轻,回头去看,桌上的另外三个人也停止了谈话,好奇地看过去。

是大学里校报的校友王乐!李小曼也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们最后一次见面是两年前在济南,王乐去济南办事,顺便请李小曼吃饭叙旧。

在这种场合以这种方式打招呼说话有点失礼。可是王乐是这世界上最不讲究礼节的人,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要求她。李小曼心里虽然高兴,可是肚子里却只有苦笑——自己头一次来这种高档场所,就被大学校友这样搅局,她感受到另外三个人的目光,恨不得钻地缝里去。

王乐似乎一点感觉也没有,对其余的人笑笑说:“抱歉,我们老同学碰个面不容易,我把小曼借去五分钟,马上还回来!”

说着她拉起李小曼向旁边自己的桌子走去,对那边坐着的一个男人兴冲冲地说:“林威,你看看这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