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婆媳(3)
文章来源: 汉代蜜瓜2009-01-19 13:02:07


那个年代的上海,是物资匮乏的上海,买什么都要票,做主妇作采购的早上要很早起床去排队才能买到肉蛋之类的菜,去晚了就没了。

蜜瓜老妈不光要给一家人做早饭,还要陪蜜瓜奶奶去买菜。

蜜瓜老妈和蜜瓜奶奶都是一个村的,倒是没有语言障碍,谁说什么另外一个人都听得懂。

山东人规矩大,同桌吃饭,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动筷;男人喝酒吃菜,女人不能坐上去,要厨房里伺候着,男人吃完了女人再吃;婆婆站着,媳妇不能坐着。

蜜瓜老妈也是山东人,自幼就是这么被教育被熏陶的,当然知道这些规矩,也小心翼翼地按规矩办事。

当然摩擦和冲突还是有的。蜜瓜奶奶说什么,蜜瓜妈妈老老实实地听着,有时候晚上跟蜜瓜老爸发发牢骚。蜜瓜妈妈住在婆家也不是白住的,蜜瓜老爸要交生活费,蜜瓜妈妈还要帮婆婆干活,洗衣服做饭买菜什么都做。

上海的冬天洗衣服可不是闹着玩的,水冷得要命。反正蜜瓜老妈不洗就是蜜瓜奶奶洗,蜜瓜老妈觉得自己不工作,洗洗衣服没有什么怨言。

蜜瓜小叔叔那个时候在上小学,人很天真烂漫,跟蜜瓜妈妈年纪相差不大(蜜瓜别的叔叔姑姑都上山下乡了,小叔叔是唯一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未成年的孩子),放学回来抢着帮蜜瓜老妈干些稍重的体力活。

蜜瓜奶奶不高兴了,又开始放话。蜜瓜奶奶倒不是故意虐待蜜瓜妈妈,只是她脑子旧,觉得这些家务不该男人干。

总之蜜瓜奶奶是按照山东媳妇的传统来严格要求蜜瓜妈妈——少吃饭,多干活,好东西都留给男人吃。男人是谁?当然是蜜瓜奶奶的老公,蜜瓜奶奶的儿子。

蜜瓜奶奶自己也不搞特殊,她一辈子就是这么生活的,她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很多事年头久远,又不是蜜瓜的亲身经历,所以蜜瓜都记不得了。只记得蜜瓜妈妈控诉她怀蜜瓜的时候没怎么休息,干活,还吃不好,加上她本人怀孕反应重,所以蜜瓜严重营养不良,生下来只有四斤半,不管什么人都能抱得动。

蜜瓜怀疑自己的敏感性体质跟先天不良很有关系。

蜜瓜老妈虽然是农村人,但是在蜜瓜姥姥的四女两男的孩子中,她身体最弱,也最受姥姥宠爱。她一般不干什么粗活重体力活,那种活都归小姨干。当初蜜瓜老妈跟蜜瓜老爸谈恋爱,满村的人都风言风语,爷爷家的人隔着墙骂,姥姥这人很要强,又不想女儿被人骗,或者嫁得那么远,张罗着给蜜瓜老妈介绍对象。

蜜瓜老爸有次当着蜜瓜姐弟的面开玩笑:“你妈当初差点嫁给邻村的某木匠。那个木匠丑得要命!”

蜜瓜老妈解释:“在农村,木匠是手艺人,嫁给这种手艺人衣食无忧。”

可见姥姥想得也很周到深远。

爷爷家的人隔着墙骂,蜜瓜老妈这么分析:“你爷爷一家都出去在上海了,村里的房子肯定不会要了,本来他们可以分的。我和你爸一结婚,这房子要给我住,他们当然要骂。”

很多事想想真的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