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美国警察抓副领事一事
文章来源: zctn2010-05-01 13:58:19
老张今天看到了这条中文新闻,内容上陈述了事实:即副领事开车时,车子没牌子,条子盯上了,但副领事没理人家,直接开进了休斯敦领事馆的车库,美国条子也不含糊,进去抓人。事情很简单,不过可能不像新闻中所描述的那样,好像这回老美又100%不占理,中国人要讨回公道,俺就来评评这个事。 为了更好说明这个事情,俺先再把赵燕案件给大家评评。

04年的时候,有个中国公民持商务签证来到了美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旅游观光。这个瀑布正好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美国的条子正在一个屋子里盘查一个毒品贩子,这时赵燕同学不知为什么来到这个小屋前,趴在窗外向里面望。美国条子怀疑她是毒品贩子的接头人,就招收示意她进来。和赵燕一起的两位女士掉头就跑,可惜赵燕跟着也跑,就是慢了些,被条子先赶上,于是按倒在地,喷胡椒水,带手铐。

事后条子当然知道抓错了人,于是后面的事情大家也从新闻上看到,赵燕带着墨镜,一脸清淤,她的纽约律师誓言要让美国政府赔偿1千万美元。 俺当时正好住在新泽西,每天都能看到那个叫罗德里根律师行的中文电视广告,最后一句是所有员工在一起,高喊“为人民服务”。这种案子通常律师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有在赢了案子后,从赔偿金里收取30%-50%的费用的。有很多朋友都可以证明,俺那时的评语:你以为美国政府是提款机啊!因为,大家可能不了解美国的执法人员是拥有很大权力的。比如,携带枪支,手铐,胡椒水,电击枪,警棍,可以随时逮捕,或者枪击任何威胁警员或者人群生命的人。那种在国内和警察拍肩膀套磁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因为你的手要是敢往警察身上放,基本你是会被按倒在地,带上铐子的,因为你有威胁。为什么呢?很简单,警察身上那么多武器,谁知道你是想干什么。 所以,赵燕一跑,警察追上,将她放到在地,整个过程是不违法的。有同学可能要问了,能不能轻点放到,俺告诉你,不可能的。因为,在美国,私人拥有枪支是合法的,所以当美国警察追击嫌疑人时,放倒您一定讲求快速,不给您留机会的,因为不知道您身上有没有枪支的。当然,俺也可以想象,能来美国旅游的赵燕在国内也不是白丁,没见过这阵势,也没吃过这亏,一定挣扎反抗的。所以,下一步,胡椒水是警察减弱您反抗的另一个标准程序。有同学问:一个大老爷们(旁边还有一个女警协助),对付这么一个弱女子,太过了吧。对不起,不过,原因就是大老爷们也扛不住子弹的。胡椒水还是几年前的,过时了,如今已经是电击枪的时代了。同学们,与时俱进吧!
 
那为什么律师要信誓旦旦的免费打一个连老张都不认为能赢的官司呢?说不出答案的同学一定没有做过marketing。您想,律师行大把的银子给中文电视台做广告为啥,就是想多接华人的生意。这下可好了,新浪,央视,163, 几乎所有中国主流媒体都或多或少的报道了这个案件,里面都会出现类似这样的话“纽约的罗德里根律师行的XX律师认为:我们一定能帮赵燕讨回公道,让美国政府赔偿1千万美金”,简直是白求恩在世,那中国人当自己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啊!这广告效应您想该是多NB的,而且一毛都没花。而这鸟律师的投入就是花点时间阅读案件,准备出庭。 最后的结局恐怕大家知道的不多,因为主流媒体都在同一时刻消声了。赵燕案件如同老张判断的一样,半毛钱也没拿到。稍感欣慰的是那个警察为了打这个官司花了很多钱,最后快破产了,但赵燕也被对方律师质疑其来美的目的,因为她的商务考察行程里没有任何实质的生意行为,国内也有很多人质疑她的出国途径和目的,还有人指认她是人蛇,来美国是趟道来了。而事后的医院检查也说明赵燕同学没有什么大碍,其脸上和眼睛的清淤多为胡椒水导致,然而她却坐轮椅出席在公众面前的照片被对方指责为夸大伤情,意图骗取赔偿金。庭上,她的诚实受到了辩护方严重质疑,真是输了官司又被人恶心一顿。最后的赢家:双方的律师。

通过这个案件,俺要说明的是:美国警察在执法的时候,会比您紧张一百倍。不虚构的,俺家对门就是个警察,这个俺从他嘴里得到过肯定。因为,警察也是有家小的,在逮捕人的时候,警察的一个错误可能导致他再也看不到老婆孩子,所以这里的警察基本都会遵守标准程序抓捕犯人。像好莱坞里那些孤单警探,都是扯淡的,别当真。 再说说副领事郁伯仁先生被抓一事。不管什么原因,车子没有牌照,且在行驶中,俺想象警车先从后面跟上来,打闪灯也许没有警笛或者只响了很短的一声,提醒您停车靠边。您也许以为您的牌照还在,对方应该识别出是外交牌照,所以不理睬。而这时,警察也毛了,没有牌照,就没法在警车的电脑系统里找到资料,可能是危险的犯罪分子,于是警笛大作,且呼叫其他警察支援。而郁领事因为有外交豁免权在身,没把警察放眼里,毕竟中国现在强大了吗,心里说:操!看不出是外交牌照吗?白痴。于是还是慢慢悠悠向领馆开去(那片区域限速大约在60公里左右)。警察一看,大哥,您心里素质忒好了,有备而来啊,躲不过去了,要掏枪干仗。这下,肾上腺素瞬间分泌到了嗓子眼。而休斯敦的中领馆又是在那种城区里的一个不起眼的楼宇中,门口没有武警站岗。你千万不要联想北京的使馆区,没有任何可比性。如果没有轮子盘腿坐在外面,俺上次估计都找不到。所以,郁先生刚停进领馆的车库,条子肯定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冲下车子,从两边包抄过来,用枪对着郁先生和家人,然后打开司机门,将郁先生托出来,按在地上,膝盖抵着他后背,反拧双臂,带上铐子。

后来,发觉是抓了领事,知道撞上NB的了,赶快叫救护车。为啥?因为,这样的立刻检查可以记录下来到底警方是否使用过分的武力导致嫌疑人受伤,除非嫌疑人自己要求无须检查。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大家可能也知道,就是美国的警车里除了安装联网的电脑,车台,还有摄像机和录音机,就是警察的执法行动都会被完全的录下来,因此在执法的时候,警察是很小心的,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执行,除非你不想活了,或者不想要这份工作。 于是乎,媒体如赵燕案件,再次使用了“暴力,殴打”等字眼。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美国警察一样是白社会,钓鱼罚款的事只多不少;高速上不响警笛时,就属这帮孙子最能超速;您要是有关系,罚单一样摆平。所以俺没有给警察开脱的意思。不过,郁副领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看到警车示意后,立刻停车,然后潇洒的掏出您的外交证件,等着警察跟您敬礼吧。

当然这事最后上升成了外交事件,希拉里一定在骂:瞎了狗眼!NB也别往领馆里冲啊。可是这休斯敦的警察局长不这样想:我兄弟们都是按程序办事,就算知道是领馆,这没牌车要是有汽车炸弹,我是不是就让他进领馆不管了。希拉里你丫少给我和弟兄们添乱,到哪我也有礼。否则,以后弟兄们还怎么上街盘查啊。总不能记着所有的领馆地址吧,这休斯敦好歹也有个100多个。抓人之前,总不能说:等等先,我去门外看看是不是领馆....... 所以这事在外交层面上,我方有礼,说破天,不能进领馆抓人,美国政府一定会说SORRY;民事层面上,半毛钱也讨不到,因为是郁副领事的不当处理导致整个事件,而且可恨的是不像国内,外交部长一句话,这警员就给免职了。这希拉里想这么做,可惜管辖不到。如果中领馆提起诉讼,俺确信“殴打”“暴力”等字眼在法庭上会不堪一击的,因为美国警察就是这样天天对待他们本国人民的。 不扯了,博文就是想告诉大家:来美国后,您要是被警察拦了,一定要镇静,停车。双手放在方向盘上,关闭引擎,如果是夜间,打开车内顶灯,等待警察来盘查。千万不要下车,千万不要乱翻驾照,等到警察过来了,可以告诉他你需要从手套箱里拿驾照。通常警察不会立刻下车,他会在电脑里查您的牌照先,所以耐心,不要以为拦得不是您,就继续开车,那下次你停好车,一定会被枪指着头,像一只死狗一样被托下车,一边脸亲密接触大地母亲,然后给您带上银闪闪的一双连体手镯。不管您外语多好,别拿警察当做练习对象,保证没有好结果,尤其是男同胞。不管您在国内多NB,即使他给您开罚单,别跟警察争辩。更不要做任何辱骂或者出格的事情,不要认为使用国骂会没事,别忘了,有摄像机对着您。 俺的博客里有一篇引用的博文,是讲90年代初,洛杉矶黑人暴乱打砸抢的事件,那个文章对美国警察执法和司法处理有更明确的说明。

下面,我会关注这一事件,并添加自己的评论 ------------------------------------------------------------------------------------------------------------ 原报道 4月26日 24日晚间,中国驻休斯顿副总领事郁伯仁在总领馆附近遭到休斯顿警察围捕,期间美国警察手法粗暴,郁伯仁受伤被送往医院。此事已经掀起一场外交风波,中国政府已就此事向美国发出抗议。美国国务院表态称正在调查,并非常严肃地看待此事。   事情原由:没有挂汽车牌照?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9日披露,休斯顿警方以郁伯仁开的车子没挂牌照及未按要求停车为由,派出多辆警车进行追踪。 当郁伯仁驾驶的车辆开进总领馆车库内时,多名美国警察冲进中国总领馆内,给郁伯仁铐上手铐。据中新社报道,郁伯仁亮明身份后仍遭到美警察粗暴对待和殴打(这里就显出记者对美国执法和休领馆地形的不了解:因为你如果先亮身份,肯定不会后来的事。但是如果是不停车,无牌照(不管自己意识到没有),那在抓捕您时,就算您说是美国总统,也会先托出车来,按在地上,带完铐子后再核查您的身份。所以我想那是郁领事嘴上大喊我是天朝外交官,人家也不理的真正原因。别忘了,警车的摄像机在警察一下车就开始记录了,他们还不会想毁掉自己的职业的),手和脖子受伤,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  多家媒体报道,车中当时还坐着一位女乘客,女乘客并未受伤。据中新社消息,同行者是郁伯仁夫人和女儿。   据环球时报报道,休斯顿警察局目前还没有对事件发表任何评论,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中引用的消息来源称,警方当时并不知道郁伯仁进入的是中国领事馆。   不过在这一新闻的跟帖中,一些美国网民质疑警察不知道他们冲进去的是中国领事馆的说法,称警察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在追逐郁伯仁,而汽车牌照问题只是借口。有人表示,警察显然是像对待美国普通民众那样对待外交官。还有人指出,外交车牌被窃,在休斯顿是家常便饭。   郁伯仁副总领事在医院敷药后出院,目前已经恢复上班。   中方发出抗议   据中新社报道,使馆发言人表示,目前有关事件正在处理之中。中方已就此事向美方提出交涉,要求美方严守《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和《中美领事条约》,确保中国外交领事人员及馆舍不受任何侵犯。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驻外外交领事人员的合法权益。   美国表态:密切注意   美国国务院官员29日就此事作出表态,称美国务院正密切调查此事件及相关的执法权限。美方将与中国政府讨论调查结果。这位官员指出,“美国国务院非常严肃看待此事”,并已和中国大使馆就事件原委接触。美国国务院认为至关紧要的,就是(保护)所有在美国的外籍外交及领务人员的安全。 ------------------------------------------------------------------------------------------------------------- 4月29日更新 环球网驻美国特约记者隗静报道,三名在上周六(24日)闯入驻休斯顿总领馆的休斯顿市警官目前已被暂停执行巡逻任务(不要以为这是对方认错的行为,这也是标准程序。毕竟这三个人闯了领馆执法,所以先要调查清楚,看是否真得执法有问题,再会做决定。如果休斯敦警察局认为粗暴执法,如新闻里讲的,这三个人一定会被开掉的,但俺估计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些警官都很清楚警车的摄像头会记录一切的)。休斯顿市长帕克29日发表声明宣布此消息,并表示美国国务院和休斯顿市警察局正在联手对事件进行调查,相关警官是否受到进一步处分将视调查结果而定。   据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副总领事郁伯仁24日因驾驶没有牌照的被正在巡逻的警察注意。在警方鸣笛示意停车接受检查后,郁伯仁没有停车,也没有减速,继续向位于休斯顿蒙特罗斯区的总领馆方向行驶。此举导致数辆警车尾随追踪。   在到达总领馆后,郁伯仁开启车库电动门开车进入车库,随即被跟随进入车库的三名警官粗暴逮捕并带上手铐。据报道,逮捕过程中郁伯仁受伤并被急救车送往医院治疗,现已上班。休斯顿市警察局和市长办公室官员在29日都拒绝透露逮捕过程的细节,仅承认郁伯仁受伤。   目前,警方已将大部分媒体问询推向市长办公室回答。在市长帕克的声明中,美方承认事件发生在中国总领馆车库内,但说相关警官表示他们不知道郁伯仁进入的建筑是中国领事馆。   依照惯例,驻在国执法人员无权进入当地其他国家的使馆或领事馆。美国国务院官员2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在美外交使领馆人员及处所的是美国国务院最为重视的事务。”这位官员证实美国务院与中国驻美使馆就事件调查保持沟通,并将对此“严肃对待”。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联邦执法人员说,依照美国司法惯例,“对法律法规的无知”通常不能被用作可以触犯法律的借口,所以三名警官有错是确定的,因为他们误闯入外国领土。不过,因郁伯仁的车没有牌照,他又没有在受到警示后照章停车,警官不可能知道他是外交官,否则也不会逮捕他。   这位执法人士说,若是美国公民,无视警官要求停车的警告并逃逸是重罪,警官可以视情况使用武力,包括开枪。他还说,因为休斯顿是距离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最大的城市之一,贩毒和走私团伙猖獗,所以是美国外交车牌被盗频率最高的城市。有外交牌照的汽车在过美墨边境时通常不受严格检查。   除暂停三名警官的巡逻任务之外,休斯顿警长麦克莱兰还下令给所有担负巡逻任务的警官每人发一份包括所有外国领事馆在休斯顿地址的通讯录。市长帕克发表的声明中说,休斯顿的领事馆数量在全美第三,“我们珍惜我们的国际居民,希望向他们保证我们的城市欢迎他们。”    -------------------------------------------------------------------------------------------------------------- 5月1日新闻 上周末被休士顿警方衝进中领馆逮捕和殴打的中国驻休士顿副总领事郁伯仁,30日打破沉默,称警察殴打他的脸部。(如果为扇耳光式的殴打,或者有出拳击打头部,那么这个警员会做监的;但是如果警员把他按在地上,让他的脸擦着地面了,并且为了实现将其按在地上的任何其他强迫手段,如索脖子,擒拿,下绊,甚至击打,都是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你没有反抗或者挣扎,那么基本不会有击打。)他说,他被殴打的情形都被领事馆的保安摄影镜头记录存案。不过涉案警员30日也另有说辞,称郁伯仁出言不逊。   郁伯仁30日接受「休士顿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的专访表示,24日下午事发时他和夫人坐在领事馆的座车中,看见后面的警车闪灯,他便停下车,等了数分鐘。但警察留在警车中,并没有採取任何行动,所以他才驾车驶往位于休士顿市Montrose街3400号的领事馆,领馆的自动车门后,警车也尾随而至。(郁副领事可能不知道,警察不采取行动,不代表你可以走人。警察看不到车牌子,就无法查车主身份,如果怀疑是毒品贩子,就可能叫支援,从前面堵住你,再查你的车。所以,郁副领事再次开动车子,警察就认为你有问题,准备逃逸,他可以采取的行动包括:开枪,撞你的车,尾随。所以,郁副领事当时处的地方不利于警察采取前两个行动,还算幸运的了)   郁伯仁立即「清楚表示」他是中国外交官,警察照样铐住他。(看我昨天的评论,你没有在一开始停车说明身份,那么第二次停车就要先带铐子,再查身份;即使说外交部长也没用的)郁伯仁表示,警察殴打他的脸部。不过他没有谈及当时的具体情形。领事馆另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郁伯仁颈部和手也受伤。   休士顿纪事报专栏编辑Roberta MacInnis当时恰好在附近购物,她看到警察把被铐的郁伯仁压在领事馆停车场地上,郁伯仁当时面部朝地。(标准的逮捕程序,没有问题)   郁伯仁说,当时警察的一举一动,都被领馆的保安摄影镜头记录在案。郁伯仁和他太太后来当场被释放。   郁伯仁30日也透过休士顿侨界友人表示,当时他的座车前面有车牌,只是后面车牌不知道何时不翼而飞,媒体的报导与事实有出入。   郁伯仁被捕的事件发生后,美南侨胞在纷纷向总领事馆询问。郁伯仁对关心他的侨胞表示,目前媒体的报导有失真。这是因为主流媒体是根据警方单方面说明所做的报导。警察在领馆内不由分说就制伏他,并给他戴上手铐,手法粗暴,造成他头颈和面部受伤 (还是以前说得,被追停了的,都是这个下场)。   涉嫌殴打郁伯仁后已被警局改调内勤的警察为赖利 (Timothy Riley Jr.)、陈宽 (Quang Tran)和欧立瓦瑞斯 (Victor Olivares)。赖利2008年加入休士顿警察局,陈宽和欧立瓦瑞斯2009年加入警局。   叁人30日透过消息人士放出这一事件的警方版本。据表示,他们于当日下午4时30分在离中领馆不太远的地方注意到郁伯仁的车,该车没有牌照。他们亮起警灯,但郁伯仁驾车走了约五分鐘后进入领事馆停车场。「休士顿纪事报」引述消息来源表示,当警员走出警车时,郁伯仁高声喊叫,出言不逊(出言逊不逊不重要,当警员冲过来时,正确的做法是服从警员的任何指示,高声喊叫不会带来任何正面的帮助,只会帮倒忙)。   一位领馆发言人表示,郁伯仁座车前面有车牌,只是后面车牌不见了,而他觉得只要前面有车牌就可以了(觉得不行)。   不过报导说德州法律要求前后都得有车牌(是的,不管怎么说,警察让你停车,就不要开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