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反差说印度:奢华与贫陋
文章来源: 梁兄2010-08-19 14:16:53
印度的奢华都藏匿在高墙深院之内,弥漫着老牌殖民地的绅士气息;印度的贫陋却裸露在大街小巷两旁,扑面而来,令人躲闪不及。



一出新德里机场,借着昏暗的路灯,我就惊讶地看见路边的土堆之上,有个大男人站着撒尿。再远一点,到了墙根之下,朔料布搭起的小棚没有一人高,那便是住人的 “滚地龙”,连当年唐山的 “地震棚” 都不如!印度朋友告诉我,新德里没有电影《贫民窟百万富翁》里描写的孟买和加尔各达那种漫山遍野的贫民区。一来是北方,入夜后,喜马拉雅山上沉降下来的冷空气,光靠一张油毛毡还是有点难以抵挡,多少得裹一条毯子;二来是首都,时不时有外国政要和国际会事,会遭 “清场”,所以难成气候。即便如此,这种扑面而来的贫陋还是让我感到不自在。

我们的车停在五星级宾馆的大铁门前,两个穿荷枪实弹的印度大兵把守着,四个身穿制服的安检人员走上前来,一个询问司机,一个检查后车厢,还有一个用镜子检查车底,最后一个用 “电子鼻” 在车厢里外到处嗅。孟买的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印度的大宾馆个个戒备深严。放行了,司机开进去,沿着两边精心修剪过的花丛,把车子停到了门廊之下。又是一组穿制服的,一个打开车门,用手护着门框,另一个从后车厢里取我的行李。



我跨出车门,一个标致的印度小姐,穿一袭翠绿色的莎丽,向我倾一倾身子,然后很优雅地一摆手:“梁先生晚上好,房间已经为您准备好了, 请这边走。” 我跟在她的身后,走进点缀着鲜花宽敞明亮的大厅,绕过前台,直接来到电梯口。一个一袭白衣的小伙子双手平端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盘,一直跟在我们的身后,
“不用去前台登记吗?” 我问,
“先去您的房间,登记我会办的。” 印度小姐柔声细语,把我带到了房间里,我的行李已经在门口了。她细诉完了宾馆的设施和服务项目之后,和那个端木盘的小伙子略欠着身子倒退了几步,然后才转身,轻手轻脚地出了房间,拿着我护照去办理登记手续。



当晚在酒吧里,去过很多国家的上司告诉我,印度高级宾馆的服务是世界一流的,我觉得很荣幸,但想想高墙铁门之外无处不在的 “滚地龙”,啤酒也多了一点苦涩。





班加洛的气候四季如春,宾馆的花园里郁郁葱葱,露天游泳池畔,以白人为主的顾客穿各种浅色调的夏季服装,享受着风和日丽的休闲,和得体周到的服务,让我联想起电影里见过的英国殖民地时期奢华的马球俱乐部。



出了高墙和铁门,只消走出几步路,来到大街上,便是杂乱无章的交通,飞扬跋扈的尘土,又把我拉回到了第三世界,又让我去面对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贫陋。“你们每天看着不难受吗?” 我问。“有钱人通过汽车,甚至直升机往返于高墙深院之间,这个世界跟他们关系不大。”





上海有贫民区吗?大概都拆迁盖高楼了;纽约有贫民区吗?我没敢进去。


© 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