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精髓是平等--论民主的原罪(五)
文章来源: 玄野2013-01-29 03:22:57

民主的精髓是平等--论民主的原罪(五)

玄野

五 民主的核心在于平等理念

民主这个政治组织形式要给人类带来幸福,需要平等自由等高层价值作前提。没有了平等这个前提,民主制度反而会招致恶果。古希腊雅典的民主并非是广泛的民主,但是所有部族都有代表出席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梭伦改革使得平民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也杜绝了因为财富分配不均造成的平民变成奴隶而失去这个权力。所以,雅典公民因为在公民权这一层面上的相对平等,民主制度给雅典公民带来幸福。而雅典的奴隶却不能因民主制度获得利益,奴隶们的幸福要依赖雅典公民相对高的整体素养和他们的精神追求。至于历史上雅典的奴隶如何处境,还有待请教学术界。罗马社会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罗马的民主元素没有给那里的奴隶带来任何好处,相反会因为大部分奴隶主的纵欲而导致虐待奴隶的陋习依赖民主制度而维持下来。奴隶的福音来自于古罗马的君主颁布的改善奴隶生活状况和禁止虐杀奴隶的法令。这取决于君主的精神修养层次。奴隶的悲惨遭遇本质上与人类仁爱本性想悖逆,罗马在民主共和制度下根本无法改善奴隶的命运,而知识修养与智慧层次越高的人,越能体会到改变奴隶命运与人类本性的一致。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君主体制的转变,这可能是决定因素之一。

同时,平等也是人的本性之一,这一本性是民主合理存在的根本。唯因为人在本性上的平等,人们才有平等的权利共同决定公共事务。所以,历史上的奴隶制度,和历史不同发展阶段因为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贵贱差异,尤其是现代以来的所谓阶级差异,都是违悖人性的,都是在私欲的驱使下人在物质世界中的迷失。这种平等的人性不是通过文明的发展才被人们认识到的,而是自有史以来就被世界各族圣人千百遍的重复诉说给世人听的。正因为这种苦口婆心的诉说,人类才不至于在欲望中毁灭。当今世界所普遍承认的诸多道德黄金率,诸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的"爱人如己",还有道家的,佛教的,伊斯兰教的,锡克教的,几乎都是相似的意思,不同的表述和侧重,其根基就是人际平等。我一直怀疑,史前时代的人类可能同样有类似的圣人因为神性灵感直觉的出现而体悟到信仰层次的这些东西,从而有诸多神话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