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论所谓“美国个体房地产业主做不大”
文章来源: 如山2013-02-11 23:12:45

读了FT的《美国个体房地产业主做不大》的文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首先,这句标题话就逻辑不通。

先问何为大,房产而言拥有的物业价值多为大,还是拥有的物业数量多为大,还是管理的租客多为大?假如你说的是后两者,我可以告诉你,拥有几个物业(几栋贵Building或者地)就可以比后者拥有几百个单位为大。什么数字可以被称为“大”呢?几千万够吗?其次,看看在做的过程,任何一个个体房地产业主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个Term,都依靠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和资源,都不是单纯的“个体”。其三,很多个体都可以在发展过程变为“公司”运作。也就是已经由个体小资源做到了中大规模。

其四是更为主要的一点,FT的文字历来推崇西方价值体系,但在看地产业主时,偏偏将美国跟中国的环境等量齐观。请读FT的高论:

“(注:指在美国做房产的业主)能做大的,只能象中国大陆那样官商结合,既做Builder,又做直接面向大规模终端住户的Sales,还跟政府和银行超大规模地勾结。”

是的,美国一样有大型企业象中国大陆那样官商结合,但那毕竟是为数极少。美国的企业主比中国大陆的私人企业主环境宽松得多,容易生存得多。美国的中小企业主只要勤奋、努力,总有立足之地。可以养家糊口,养些职员。但中国的中小企业主都要巴结官府,行贿相关部门主要人物才能生存。假如混不上官司紧密勾结,或者所勾结者被清除,马上跟着下坡。所以,美国有那么多中小企业主在,也活得很滋润。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主甚至大企业主都是成王败寇,不进则退。中小企业主难得生存。从房产而言,美国有无数从事房产相关业的中小企业主;而中国,除了“炒房族”,基本是没有所谓可以赖以为生的个体房地产业主。

FT文中还有一个奇怪的结论:“做做房地产叫家庭理财尚可(顶多只能做到几个M),叫投资就实在太勉强了。” 几个M都被藐视为“叫投资就实在太勉强了”,老兄莫非说的意大利里拉?要是美元或者加币几个M都“叫投资就实在太勉强”,那到底什么叫“投资”呢?多少钱(美元计算)才可以被称为“投资”呢?

至于美国的房产论,老兄曾反复断言:美国房产将下跌,再下跌,跌到跌无可跌。以其称为“预测”,不如说是诅咒更加合适。

有人说,有房子的地主们都在做着房价不断上升的预言与梦想。我相信有这种心理存在。但是相反也是成立的:就是没房或者想买但还期望下跌再买的人也一直做着房价将不断下跌的预言与梦想。

有一点可以说是真理:不断预测房价下跌的,总有一天是说对的;同样,不断预测房价上升也总有一天是说对的。因为市场总是会上会下,只是上与下是否还在同一点而已。而童鞋们,你们在何时买,何时卖,是否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