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如牛毛,读者如晨星 - 兼论文学城之读写状况
文章来源: 木愉2017-09-12 19:26:52

作家如牛毛,读者如晨星

木愉

我最近一次出书都已经是前几年的事了。出那本书,让我感慨万端,感慨中有关于人类文明进化大背景的,也有关于小到文学城这个群落的。

我那本书里所收的文章中,很多曾经发表在《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美文》、《扬子晚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及其他报刊杂志上。早在出版前的四年前,那本集子就编好了,拿到国内一家还算著名的出版社,通过了漫长的初审,后来就被搁置起来。出版社没有说不出,但是也没有说就要出,我就像等待戈多一样地等着。

我能够理解出版社的苦衷,如果没有卖得动的可靠保证,人家是不敢花费了银子来出你的书的。毕竟是商品社会,凡事得利润挂帅。如今作家写手们多如牛毛,每天在网络上贴出的文字甚至多过过去两千年文明史的总和,文章要脱颖而出,殊为不易。文字就如朝露一般,倏忽而逝。就说这文学城,每天要繁衍出好多好多的字啊,原创的,网上顺来的,顺来了加工一下的,一天也有几本书的量吧。

我常常想,在文学城,不是码字的作者金贵,而是点击读帖并能留下片言只字的读者金贵。其实,哪里都一样,很多所谓作家组成的微信群里,就有作者露面先撒个红包,圈好粉找好基本群众,以便自己的东西有读者。微信朋友圈里,有人主动找上来交朋友,然后希望对方俯首帖耳当听众。至于对方的作品,却是懒得去读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在这个个个皆可为作家的人类社会里,缺的不是写手,而是听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两句未尝不是如今写作盛况之写照。就算标点符号滥用,行文毫无章法,却并不妨碍在网上出版自己的文字。

于是,出书变成了一种奢侈。是的,出书确实是一种奢侈。这可以从书店的命运得到佐证。美国买书读书的人还算多的,我每次到公司餐厅吃午饭的时候,发现很多同事都一边咀嚼,一边在津津有味地读书。饶是如此,美国的大书店也难逃脱日薄西山的颓势。

Barnes and Noble是第一家进驻我所居住的这个大学城的连锁书店,当初落户这里的时候,很是春风满面。店未到,消息先在报纸的显要版面登出,可谓先声夺人。城东边的一小排平房通通拆除,其中有家叫北京饭店的中餐馆也黯然退去。随后,这家书店和经营电器的Best Buy就在那里拔地而起。

说是当初,其实这家书店到本地的时间并不长,不超过十年吧。它之后,另一家连锁大书店Borders也接踵而至,而且就在两个街区开外的地方落脚下来。Borders来了后,气势如虹,活活地就把Barnes and Noble打到老二的位置上去了。

然而,就在数年前的隆冬季节,Borders溘然而逝。临终的前几日,店里大幅度降价把所有的存书连带书架都一发处理,雇佣了几个小工,站立在附近各个街口,手持关门降价的广告。在寒风里,那些巨大的广告牌就像丧礼队列里的白色旗幡,飘得让人心恸。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传统书店的冬天的确来临了。现在的网络作为信息中心可以跟图书馆相比,厚重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更多的是以装点和摆设的意义而存在着,至于其内容,在网络上随便输入几个关键词,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了。获得信息如此便捷,人们是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买书藏书的。而且,因为互联网,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空前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里潜心读书,只是在网上进行快捷的穿插式的阅读。在这种阅读习惯的主使之下,人们是不再愿意到书店买书的,除非非买不可。

Barnes and Noble不因为Borders的消亡而兴盛,也在死亡的气息中苟延残喘着。它们败在了共同的敌人互联网下。

我的那本书虽然难产,最后究竟是出版了的,虽然没有稿费,但我有几百本样书,也算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