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跨国小家庭系列--非牛娃妈逛文学城里最不好玩的群组
文章来源: fpxjz2013-03-04 19:04:15

文学城里最不好玩的群组就是“高中信息交流”,当然,除非孩子是牛蛙。不过,这个群组声势最壮大,估计也是组员最最多的组,为啥呢?估计大部分组员都跟我一样,硬着头皮在那里取经。


从儿子上高中开始,我立刻在那里报名,偶尔去潜个水。但当时太贪玩,自觉咱孩子不是牛蛙,就有一搭,无一搭地瞟两眼,没当心。到了今年,觉得孩子离上大学又近点了,稍微认真读点贴了,就吓出了一身冷汗:晚了!咱进这个组太晚了!认真读帖太晚了!我要是有老二,老三,孩子四年级就该来这个组蹲点了!


美国的高中,比中国的高中要复杂几百倍,选课的范围比大学还多,蹊跷比大学还大;而大学录取更比中国复杂几千倍,更不透明几万倍。高中组里的大师牛蛙父母们,把那些复杂的问题,研究切磋了不知道多少年,真是太多门路了,看着就晕。象我这种孩子上了高中还没明白怎么选课,快上大学还没明白夏令营和各种奖项的名称,唉,孩子真是让咱耽误了。


这几个月每周五下午按时到那里蹲点,认真补课,总算明白AP课是高中的命脉,AMC是成功的阶梯,每周几十小时的社工或者课后小组是通向大小藤校的。。。。不知形容啥好了。我现在在家里完全是中国妈妈的表现,这是我儿子给我的标签。个子比他们爷俩矮一头,但满脸严肃劲头把他们俩吓得不敢出气:


“下学年选课,你选了几门AP呀?一门?太少了!你到现在还一门AP都没有,怎么也要选4,5门!干脆,物理,化学,生物,微积分,历史,都选了!”


“什么?pre-微积分还没学过?暑假,让你爸教你,在家自学. ”


“什么?普通物理还没学过?暑假,跟你姥爷视频,在家自学."


"害怕上这么些AP?赶明你问问高年级的大卫,把他用的AP教材名全给我收集了,暑假前,我把书都给你买了,咱把它们都自学了!”


“另外,过两天我跟医院的朋友打声招呼,你每周末都去那里,从打扫卫生开始干起,每周怎么也要干10个小时。”


“另外,过两天,你贴个广告,开个网球学校,把周围的小朋友都聚集起来,给他们上课。”


“这个AMC怎么办?老公呀,你负责,每天给孩子上俩小时奥数课,咱今年底怎么也要考AMC12,争取进到AIME,最好明年能进军奥数!”


“儿子,那个总统奖是什么?你怎么从来没申请过?条件不够?明天,把条件都打出来,赶快着,咱们现在就朝那个方向奋斗呀!”


“对了,那个打球,咱要好好训练,每周怎么也要练20小时了!这样吧,咱地区比赛不去了,看看能不能直接报名世界比赛!听说只有全国和世界大奖才算数!”


“对了,你每天也别10点睡觉了。太早了。人家都说,高中时候不用睡觉,进了藤校咱再睡!”


。。。。


这不,又到了星期五,我刚从高中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