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金钱
文章来源: 废话多多2013-05-12 09:19:52

由【废话多多】

“知识就是力量”是法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信息就是金钱”是我读完《怪诞经济学》后的感想。

培根所处的时代(1561-1626),正是欧洲大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不仅文学艺术从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局限下解放出来,各种自然科学也从传统神学的观念转向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迫切成长。所以,知识就是力量。

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大量涌现。与知识不同,信息本身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当信息就是金钱时,错误的信息可能是故意误导,也可能是无意误解。有的信息制造者打着现代科学的幌子,似是而非的制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新闻,从而推销自己的商品。也有很多信息是人们缺乏一定的知识,而对数据造成的误解。同样的一条信息,可以用来获得金钱,也可以用来制止他人获得金钱。

《怪诞经济学》讲的便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正如在书的开头所说,此书不是系统的论证某一社会经济学的理论,只是指出每个人做事都要符合自己的利益。作者用诙谐易懂的语言,生动可信的实例,阐述了如何判断信息的价值。

例一:张小三有两个好朋友,李小四,家里有枪,王小五,家里有游泳池,所以张三禁止张小三去李小四家。然而,每年游泳池事故造成的儿童死亡率是一万分之一。而枪支造成的是一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张小三在王小五家玩,出事的几率是在李小四家的100倍,张三的决定并不正确。当然,如果李四是个酒鬼,喝醉了就拿着上了膛的枪到处挥舞,别说张小三,连张三都得躲着点儿。

例二:按说卖房子的时候,房产经纪人和房主的利益相同:房子卖出去的价钱越高,经纪人提成越多,所以经纪人会帮房主卖到房子的最高价。然而,将一个30万的房子卖到31万,房主多拿近一万块,经纪人只多拿150块。但经纪人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多买一万块。不如劝房主30万卖了,经纪人再找一个新主顾。数据表明经纪人自己的房子在市场上的时间,要比顾客的房子多留10天,卖出的价格高出3%。

例三:父母的努力程度与儿女成绩的调查。

1. 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正面影响)

2. 完整的家庭(无影响)

3.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正面影响)

4. 最近搬到好学区的家庭(无影响)

5. 母亲第一胎的年龄在30岁以上(正面影响)

6. 专职母亲(无影响)

7. 低体重新生儿(负面影响)

8. 参与启智计划(无影响)

9. 父母在家说英文(负面影响)

10. 定期参观博物馆(无影响)

11. 领养的孩子(负面影响)

12. 轻度体罚(spank)的孩子(无影响)

13. 家长参与家长教师协会的活动(正面影响)

14. 经常看电视(无影响)

15. 家里有许多书(正面影响)

16. 父母经常读书给孩子听(无影响)

这是一个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的调查结果,不一定都适合在美华人的情况。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父母的素养和儿女的成绩有关。所以推爸推妈们,在推子女之前先推推自己。

例四,读了觉得有点荒谬,也有点可笑:一般人心目中,毒品贩子都是满脸横肉,腰缠万贯的黑帮头子。然而现代黑帮和任何投资企业一样,从下到上呈金字塔状,只有在塔尖的很少人能够挣到年薪六位数以上,真正卖毒品的小喽罗们,平均小时工资只有3块3。而在4年里,小喽罗们要面对大约六次的被捕,2.4 次非致命伤,25%的致命伤。既然如此,小喽罗们的动机是什么?升职,长薪,最后爬到塔尖上要大权,挣大钱。听起来是不是和咱们在合法职场打拼的目的一致?

所以,不仅做出正确的结论需要多方面的信息,信息的价值会随机而变。而看上去正确的信息可能被实际数据推翻。在信息泛滥时代,信息的真正价值,取决于信息后面的动机。


感谢职坛volleyballfan推荐《怪诞经济学》

《Freakonomics: 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 by Steven D. Levitt, Stephen J. Dubner

《SuperFreakonomics: Global Cooling, Patriotic Prostitutes, and Why Suicide Bombers Should Buy Life Insurance》 by Steven D. Levitt, Stephen J. Dubner


《我编编,你看看,法律责任我不担。你转贴,我谢绝,©废话多多拥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