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与醋
文章来源: 废话多多2012-08-01 05:18:16

对我来说,做科研最头疼的是读文献,尤其是似是而非的文献。

比如说,某日走在大街上,突然悟到了一个假说。暗喜之余,先要读一大堆文献,确定不是别人已经证明了的理论,自己孤陋寡闻不知道。然后再看其它人的理论对自己的假说有什么帮助,支持假说的,可以借鉴,省了好些事。不支持假说的,更要仔细研究是否有理,否则费了半天劲,却证明了自己的假说不成立。

读的过程中,往往要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献,读起来费的力便不是一般二般。这些文献有的是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有的是故意含混其词,还有的是命题不清。稍不用心便被绕了进去。

比如酱油与醋的关系。

酱油与醋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均由谷物发酵而来,二者均为液态调味品,二者均常用与中式烹饪,等等,等等。

酱油和醋也有不同之处:酱油是咸的,醋是酸的

有人会说,这么简单的事谁不知道。

然而,在网上经常看到,甲方在阐述酱油是咸的,乙方在证明醋是酸的。双方各持己见,慷慨激昂,没词儿了便帽子满天飞,脏话满地滚。原因是双方理论都正确,只是目的各不相同。

又有人会说,天下复杂的事多了,不可能都这么简单。其实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数个,数十个,数百个。。。简单的部分组成的。好像愚公移山,一座山分开来不过是一快一块的石头,一筐一筐的土。硕大的世界,不过是由119个化学元素组成的。

比如最近有关奥运会开幕式的争论,简单来说是两个。一个争论是有关开幕式,一个争论是有关政府。二者当然可以合二为一的论,只是在谈开幕式的帖子下谈政府,或在谈政府的帖子下谈开幕式,如同在阐述酱油是咸的帖子下证明醋是酸的,跑题了。

在维基百科看到了一个有关争论的方法的金字塔,建议争论时待在金字塔的上三层。其中切中要害的争论法在金字塔的顶部:明确反驳其主要论点。也就是说,看到阐述酱油是咸的帖子时去证明酱油不是咸的。





《我编编,你看看,法律责任我不担。你转贴,我谢绝,©废话多多拥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