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滋味:打被子
文章来源: 废话多多2010-09-19 11:01:10

由【废話多多】

方言中,有很多普通话中废弃不用的古语。例如呼市人不说“干什麽”说“做甚”,而且“甚”字要念做“剩”,听起来颇有水泊梁山的好汉气概。离开呼市这麽多年,打字时遇到“甚”,左手食指还是要不由自主的往前一伸加个 G.

北方有句俗话:“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知北方方言的人一听:这父母简直是虐待狂,就算下雨天没事干,也不能打孩子取乐哪。实际上,北方方言中“鞋”字发音为“孩”,“打”是“洗”的意思。这下就合理了,从前没有柏油路,下雨天出趟门,回来鞋上沾满了泥,叹口气给自己解嘲:下雨天洗鞋子,闲着也是闲着。

前两天发了个红糖月饼的帖子,意料之中的,好些人怀疑红糖月饼好吃不好吃。出乎意料的,以文会友,认了好几个老乡。其中一位问我:“你会不会打被子?”不知北方方言的人又莫名其妙了,月饼和被子有什麽关系?其实“被子”是呼市人对发面饼的叫法。烙发面饼叫做“打被子”,“被子”应是“焙子”,在灶里“焙”出来的,以讹传讹地写成了“被子”,至于为什麽“烙”被子说成“打”被子尚无定论。哪位知道的劳驾跟个贴解释解释。

小时上学的路上经常在路旁小店买一个被子当早点。小店是一家当时非常罕见的私营店,店里只有夫妻两口,屋子小的只容的下一个灶,一个面案,一个桌子。男人憨憨厚厚的只管打被子,打好的的被子放到一个大柳条笸箩里,由本本分分的女人卖,二两粮票五分钱一个。男人对客流量掌握的好,顾客总是能买到刚出炉的被子,冬天捧在手里热乎乎的,咬下去厚厚实实,牙根酸酸的,吃到肚里可顶一上午的饿。有时顾客多了排队,看着男人把一大块面揉巴揉巴,下了剂,擀开,入灶,等被子的香气便飘出来了,开灶取被子,跟变戏法一样,于是立志长大后要做打被子的大师傅。

虽然专业打被子的大师傅没当成,我烙的发面饼还是可以以假乱真的。

提示:

( 1 )从前发面是用老酵发出来的,为中和发酵时产生的酸,烙饼时要加硷,烙出来的饼有一股硷香味,对不习惯者则是硷腥味。刷苏打水的目的是模仿硷香味,无怀旧情节的诸位千万略过。

( 2 )各牌面粉含水量不同,用面量可酌情加减,原则是比做面包的面稍硬。(我用的是 Gold 牌面粉,较干。)

( 3 )发面时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尤其是活化酵母时。

( 4 )各家炉子火力大小和锅底厚度不同,烙饼时间可适当变化,宁小勿大。

用料

温水一杯
酵母一茶勺(一袋, 1 / 4 oz )
白糖一饭勺

标准( all purpose) 面粉三杯

小苏打( baking soda) 二分之一茶勺
温水半杯
喷雾瓶( spry bottle) 一个

做饼:

1. 将水把酵母和糖在瓷碗中化开,静置至酵母开始活化,水面出现泡沫(约五分钟)。

2. 将( 1 )与面粉和匀,揉制三到五分钟。

3. 面团上盖湿毛巾,室温下静置至体积增大一倍 (约一小时)。

4. 再将面团揉制两分钟后,面团分为八份,每份擀成直径为四寸的饼。

5. 中火将平底锅烧热后转小火。

6. 将水把小苏打化开,喷在饼的一面(可略)。

7. 将饼放入锅中,先烙喷了苏打水的一面。

8. 三分钟后翻面,再烙三分钟,或至饼面为黄色 。

吃饼:受同事的女儿在馒头上抹 cream cheese 启发,在被子上抹 cream cheese ,果然好吃。






« 我说说,你看看,法律责任我不担。你转帖,我不愿,废话多多拥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