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迁(2):点心袋、点心包
文章来源: kylelong2011-10-13 12:30:06

“六·一”儿童节,是童年时期仅次于春节的美好期待。

 

“六·一”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1942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1日为国际儿童节。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5日、女儿童节33日;此外,还有1115日“七五三”儿童节。瑞典也把儿童节分得比较细,每年的87日是“男孩节”,又称为“龙虾节”,意思是鼓励全国的小男孩学习龙虾的勇敢精神。1213日则是瑞典的“女孩节”,又叫“露西娅女神节”。露西娅是瑞典传说中专门保护女孩的女神,每到这个节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样,为其他孩子做好事。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4日为中国儿童节。自从1949年确立6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国中央政府194912月宣布: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并规定少年儿童放假7天(是吗?)。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六·一”前夕,学校就开始发放节日点心袋。最初的点心袋是牛皮纸做的,里面有水果糖、薄荷糖、饼干、蛋糕等等。虽然不是很多,但毕竟不是吵闹着向大人要的,是学校发的;到了小学毕业时(我是没有毕业的),点心袋就换成花花绿绿的彩纸包装了,有很多动物图案的那种,好像点心的花样也多了,有牛皮糖、高粱饴、棒棒糖、山楂片、长饼干、圆饼干、蛋糕等等。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到了“六·一”前夕,邻居家的小孩也是提着点心袋回家。呵!点心袋变成塑料袋包装了,而且还有手提的把儿,整个一小手袋!再瞧瞧里面,巧克力、奶糖、棉花糖、华夫饼、夹心饼、小馒头、蛋糕、果冻等等,馋死我了!一个小丫头还曾经“送”我一颗巧克力,现在她还记得,QQ聊天时还说呢。

 

儿子出世后,“六·一”的点心袋,都是爷爷奶奶买的。那时的点心袋也是塑料手提袋,变化不是很大,但里面的“内容”则是专门挑选的,如QQ糖、跳跳糖、口香糖、夹心巧克力、32夹心饼、可口可乐、肯德基炸鸡腿等等。儿子上学后,学校已经不用统一给学生买点心袋了,因为学生的口味差别太大,市场上的食品也是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我所在的单位,每年给职工家属小孩统一发放“六·一”点心袋,而且是小书包式样的,可以背在身上,走哪儿吃哪儿。儿子对这点吃的东西已经不是很看中了,还不如自己拿钱上街去买了,或者送他一张游戏光碟;点心袋里的东西,只有被我消灭掉了;至于儿子在吃的方面,干脆就去餐馆吃一顿得了,简单!

 

在加拿大好像没有听说过“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倒是在想,孙子出世后,我会给他/她买些什么点心,因为多伦多的食品实在太丰富了,中国的、德国的、印度的、日本的、意大利的等等。吃对于儿童来讲,永远是第一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