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your stories —— 刘禹锡
文章来源: 羊脂玉净瓶2015-10-15 11:22:32

 

说起刘禹锡,啷个不晓得他咯?

只是,年少不更事的我,只懂得背诵他的诗词,朝代,加点字解释,字字句句声声入耳却未曾上过心。我没有好好地去了解过他,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也不知道他在怎么样的环境和心情下写下那么多诗篇。

这人还是要有点经历,有点起伏,有点挫折,才能体会到生活中一层层的深意。

最近,我无意中再次读到他的两首《秋词》,几乎是瞬间被打动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读来却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春色自然有艳丽,可秋景更是有风骨。景色如妆容,见性情,显品格。让我从里面感受到诗人的清澈入骨,思想澄净。

我们眼里看到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心。

刘禹锡的眼睛,真的好干净!

 

于是,我很八卦地去Bing了他一下,想知道他的故事。

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有才嘛自然要做官,做官嘛肯定要得罪人,得罪人嘛肯定会被贬。写出好诗词来的诗人词人大多都被贬,或者是因为被贬而做出了好诗词。海明威不是说过吗,当作家要有个不幸的童年。看起来,不幸这种东西也有一定的好处,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视角。有人在不幸中趴下,有人却能崛起,全看你自己。

Anyways,刘禹锡被贬,拖家带口地来到安徽做和州刺史。然后遇上一个极度小心眼的上司,非但不给他应得的衙门里的政府标配公寓住,反而把他赶到城南的一个偏僻地方,让他住在江边。

刘禹锡没有抗争,很老实地搬过去了。他站在门口看着大江东去,江上白帆点点,高高兴兴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

他的上司看到了,气死了,立刻让他收拾东西,从城南搬到城北,从三室一厅变成了一室一厅。

刘禹锡还是没有抗争,顺从地搬过去了。这一回呢,他从江边搬到了河边,他看着小河还有那一排排的杨柳,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与此同时,他还写下了最出名的几首《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然后对联又被他上司看到了,再度逼迫他搬家。这是半年之内的第三次搬家了,最后搬去的地方,是个破破烂烂的小房子,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张书桌,仅此而已。

换了其他人,估计就彻底崩溃了。面对如此的不公平,三番四次的羞辱,刘禹锡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引发他心底最深处的那种英雄气概和高洁的情操。

让他写下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刘禹锡,喜欢上了他的真性情。

You are your stories —— 你的故事定义了你是谁

无论是述说自己的故事也好,写小说也罢,其实说到底就是在述说我自己。我的想法,我的观点,我看到的世界,都一一融入我的文字和我的生活中。

我没有“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身正气,只是希望能徒好我的步,写好我的故事。

见性情,显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