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学琴的目的和方法的讨论
文章来源: 蔡真妮2009-03-27 08:03:20

《一个逼孩子学琴的母亲的悔悟》一文引起了众位家长的巨大凡响。在新浪网站上超过了一百个人回帖,基本都来自亲身经历,有和文中母亲一样深感懊悔的,有正在逼孩子的父母之振振有词的,还有为当初让孩子放弃了练琴而庆幸的,有为孩子放弃而后悔的,还有是从小被父母逼迫的孩子自己写的感想……

读这些回帖,就彷佛看到了为孩子殚心竭虑的父母的众生相。

在文学城的子女教育坛,有个网友在这篇文章后回帖说:见过一个报道,某知名的美国大学,班上老师随机的问问大一的学生多少人会弹钢琴,举手率大概70-80%,老师再问现在还有谁想以钢琴为自己的终生伴侣,隔一段时间不弹就非常想念的,举手率低于10%。问大家为什么不想念钢琴了,答案都是:以前为了考大学弹的,或者被我爸妈逼着弹的……

另一个网友讲述了她的同学在高中因压力太大而精神分裂的故事,并说了下面这句非常有哲理的话:

教养孩子像放风筝,不拉扯不行,但过于拉扯的话,要不飞不高,要不就断线了。

我建议家有小孩的人都去读读新浪的回帖,从别人的经验中,从各种不同的观点中,可以学到些东西,调整自己对孩子学习各种技能的态度和方法。
地址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add2c0100cm0q.html

下面的帖子是个搞音乐的朋友写的,关于孩子为什么学琴,怎样鼓励孩子学琴,说得非常中肯。可惜他只是随手写了一点感想,如果能有条理地写写孩子学琴中父母的态度、遇到的问题,一定会是篇极受欢迎对众多家有琴童的父母极有帮助的文章。

真的希望这位朋友能够写出来,无论发表在哪里,功德无量。

即使他随便写写的评论,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些方法。我还看到有人问这位朋友在哪个城市,想找他教琴,可见群众的眼睛是亮的。


下面即是他的回帖:

偶尔路过,看到这样的文章,心里感慨很多。

我觉得现在正在培养孩子学艺术的父母看了这篇文章也不要着急, 因为在琳达身上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她到今天也没有弄清楚,那就是让孩子学琴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比赛, 不是为了比名次,更不是为了给父母争面子。

朋友们记住: 千万不要随意的把自己的理想附加在一个幼小的的孩子身上, 这个压力太大了,孩子承受不起。

以我们这些专业学琴的人的经历来说, 真正艰苦的练习一般都在学琴五、六年以后, 那个时候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即使再往上提高一点都很难, 但达到那个程度时对于音乐也应该有一定的兴趣了。 所以切忌在孩子刚学不久时, 就把你的理想强加到他的身上 ,想要立竿见影地见到效果。

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音乐是美好的, 它不但让自己享受更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它是调节家庭气氛的重要工具, 家里人要经常让他表演,比如——全家人围坐在琴边四周, 静静的听他弹(注意:一定要安静,如果随意说话或接打手机 ,演奏者会觉得你不尊重他或不在意他) 演奏完毕要热烈鼓掌,就像在音乐厅看音乐会一样。

鼓励他,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和别人的快乐。

希望各位朋友记住: 千万不要总说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多好多好 ,千万记住不要老说这个,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

因为音乐是需要个性的, 需要追求自我。 我在教学的时候,有的学生说老师你看谁谁多好啊 ,这时候我就会说你要学习他的刻苦精神,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用你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表达

孩子,你要记住 ,世界上没有任何艺术家是可以复制的。

不好意思, 随便说说, 见笑了。


 一个你们认识的音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