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妈妈“领养”了女儿的男朋友
文章来源: 蔡真妮2008-10-29 19:39:29
我参加了一个当地的女士桥牌沙龙,大家轮流坐庄,轮到谁谁就负责晚餐,来的人吃吃喝喝加聊天,饭后支起牌桌打牌。

上周五聚会时,温迪说要早点走,因为她女儿参加的乐队第二天一大早要到另一个城市去表演,她五点半就得叫他们起床然后送他们去。

他们?另一位女士顺口问道:还有谁?

温迪回答是女儿的男朋友。

我们都知道她女儿今年十六岁,刚上高中十一年级。

女儿的男朋友住在你们家?

温迪点点头。

我听了之后很震惊,竖着耳朵听那位接着刨根问底:“他为什么要住你们家?”

温迪叹口气说:“那孩子上了两年高中已经换了十所学校,在这里刚上了三个月,他妈又退了公寓,搬到临近城市她女儿家里去住了,还带着个三岁的小女儿。他不想再换学校了,可是又有没有地方去,女儿和我商量,就让他住到我家里来了。”

在美国是按照住家地址决定上哪所学校的,搬离了该学区就得换学校。

听了这话,大家都明白这个男孩子的母亲一定很落魄,连一个固定的住所都没有,搬来搬去的,孩子都没法在一个学校里把高中读完,四年高中对孩子多重要啊!

我知道许多美国家长对儿女在高中谈恋爱一事都持开放的态度,在孩子还未到十六岁法定开车年龄之前,双方父母会开车送孩子去约会。两个孩子约会去了,大人们各找咖啡馆酒吧消磨时间,到点了再把孩子接回家。

回国聊天说与朋友,大家哈哈大笑,天方夜谭一样地听。

谁知,这还有更邪门的,竟然让上高中的女儿的男朋友住进家里来了。

当时察言观色看在场的人的态度,感觉温迪家的事对于美国人来说可能也不同寻常,只见大家沉默了一下,又都若无其事地聊起了别的,我也就把一肚子的问题都咽了回去。

周六与丝琳约好了见面,她是所有牌友中和我最谈得来的,老公是医生,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是很典型的中产阶级。

我将一直存在心里的疑问拿出来问她,像温迪这样将女儿的男友养在家里,在美国人中是不是普遍现象?

她说怎么会? 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做,换了我就不会让那个男孩子住进我家。是因为温迪善良,为那个男孩着想,帮了他一把。其实不管男孩怎么可怜,他都不是温迪的责任。

我点点头,原来丝琳和我看待这件事的角度完全不同。

我还是按照我的思路问,那么这种情况下那个男孩子会和温迪女儿住在一个房间吗?

这已经有点八卦了,因为不理解所以想了解更多的情形。

应该不会吧?丝琳有点犹豫地说,一般女儿的男朋友来过夜都是住在客房的,这种长期住的,我不清楚。

从这话里可以听出,老美女儿的男朋友是可以来家里过夜的。

我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男孩的母亲会给温迪生活费么?

丝琳说我猜不会,如果给的起,应该就会租得起房子了。

想了想,她又说,不光是温迪,和我们一起打桥牌的素素也有类似经历。前些年她儿子上高中的时候,有个要好的同学,家境很差,他妈妈是个单亲母亲,酗酒,有钱就喝酒,家里经常是揭不开锅。素素儿子一开始经常在放学后让男孩到他家里吃晚饭,做完作业再回家,渐渐地有时就在他们家过夜。后来男孩的妈妈干脆就把儿子推出门,不管他了。素素可怜那孩子,就让他搬到自己家来住,一直到那男孩子高中毕业才搬离他家。

原来,换个角度比较单纯地去看,不把这件事和男女朋友联系起来,是两位当妈妈的人性的光辉在闪耀。

可无论多怎样善良的中国母亲,涉及到自己的女儿,做法和美国母亲会截然不同。别说住进家里,见到女儿交上了这种出身的男孩,大概都要出离愤怒了,棒打鸳鸯是必然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