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授之休假
文章来源: 汉至2012-04-23 18:31:51

这是最后一周的课,下个学期我要休假,就有很多的工作要赶紧处理完。这次是提前的休假,本来我放弃了一次考评前的年休,这次应该要等到明年,可是同工作室的另一位教授明年要在德国教学,紧接着又是年休,如果我也那时候休假,就至少有一整年工作室没有一个终身教授在位置上了,所以我把自己的休假提前了半年,由于我已经放弃了一次,这次提前就被批准了。

美国教授的年休,叫Sabbatical Leave,是一种犹太教传统,就是说,工作一周一定要休息一天,同理,教授工作六年,一定有一年的年休,有时候四年就可以开始第一轮,但是不同的学校条件不一样,很多大学没有能力支持这样的项目,就取消了。在我们学校,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全薪半年休,也就是休假一个学期,我选择这种;另一种是半薪全年休,选择的人不多,除非有特别重要的项目,或是在海外有合作教学,教授才选择那样长时间的离岗。大家可能记得“达芬奇密码”里面的美国教授蓝登,就是在他的休假期间跑到意大利做“探险”,这样的职业背景是很多美国电影能够展开故事情节的前提。

我的休假其实从这个学期结束,也就是下个星期就开始了,直到明年一月份春季开学。但是教授休假并不是躺在家里不做事情,必须有一个计划,而且要报到学院去申请相关的费用。我计划要做三件事,一是把家里的四车库整合改造成工作室,这是系主任的建议,她说建立正规的工作室应该算是一件值得投入精力的大事;二是出版一本人体解剖和素描的教材,日前出版我第一本英文教材的出版社又联系了我,希望我在年底前完成初稿;三是巡回西海岸若干大学进行展览和交流,这就需要写计划,联系这些学校,再申请旅行经费,等等,所以并不是说接下来就不回学校了,还是会时不时现身,甚至参加一些必要的会议。

当然不要以为美国大学的教授都在休假,毕竟终身教授只占教授里很小的比例,大多数教授从一开始就不在终身制的轨道上,属于不同的系统,他们是以课时和工作量来计薪的。而终身制系统的教授必须经过一个“生死关”,那就是终身评审。在我们大学,这个评审要综合他们的科研、教学以及社会服务,必须有正规的著作出版或在最重要的学术刊物发表重要的论文,在专业上要经过学校外面五到六名不相干的(不是过去的师生、同事或任何其他的合作关系)该领域权威人士的一致推荐,经过本学科所有教师的无记名投票,分别就终身和晋级作出系里的评定,由系主任和院长两级推荐,然后由大学的专门委员会作出最后独立的结论,再推荐给校长,最后由校长确认的一整套流程,要持续长长的半年到八个月。经过这个“生死关”的,就获得了荣耀,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解雇这样的教授,除非涉及刑事司法;而没有通过的教授,就必须卷铺盖走人,重新申请必须是不同的大学教职,重新开始这个至少六年的终身轨道,而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终身轨道的职位本身极少,必须是有终身教授退休(也是自愿)的情况下才有名额空缺出来,一旦有这样的名额,一定挤破头的人去申请,有过失败经历的人不一定还有斗志再来一回了。结果很多人再也不去这样的轨道折腾了,做一个普通的教授算了。

但是也有特别有勇气的,为了把家安到好地方,不惜放弃已经取得的终身席位,来沿海大城市重新历险。也还有更求贤若渴的大学,比如我们LMU,会许诺这样的教授携带终身的身份转来这里,我们美术史系的科尔斯汀和我同年进LMU,却是拿着她的终身席位过来的,她当时送我一本书,就是一位名教授,作为评审终身教授成功者写的一本相关的心路历程,读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