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成都过年记(一)---吃喝篇
文章来源: squirrel_62008-02-19 12:53:51
这几年回国不止一次,但这是第一次过年。一想像和亲人好友一起过年的热闹气氛,走之前经常让自己忙忙碌碌才能压住那隐隐涌来的兴奋。

回国后万事皆好,唯一有点没做好准备是今年的冷冬。今冬国内南方普遍寒冷,成都也经历二十年难遇的冷天气,下了几场雨雪,比起南方其它省如湖南等,成都没有成灾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刚回去前几天,觉得冷得不行,四川又没有暖气,一般的电取暖器和空调是杯水车薪作用不大。一看室内温度,经常在五度左右,一时觉得有点不大习惯,却体会到了久违的被窝的温暖,早晨赖在床上体会时,觉得生活要找到幸福感太容易了。

终究是不能赖在被窝里过春节的。稍适应两天,再调调时差,我们就穿得跟棉球似的跟寒冷拼搏着往外奔忙了。过一个多星期,气温升至八度,感觉就好了很多。下面这所吃所见所闻龙门阵就开摆了,先来吃的。不先把吃的摆将出来,就没心情聊其它的,就好像不吃饱饭就没力气出去玩。

在外第一餐是粥底火锅。这是以前我没吃过的,估计又是成都好吃狗们这两年开发的新品种,用上好的大米熬成粘稠的粥作火锅底,火锅食料是各种味道偏清淡的肉类菜类。吃时先喝一碗清粥养胃舒气,紧接着热气腾腾开烫,蘸料是一种含卤香味的混合汁,味道极鲜。吃个八九成饱了,各种肉菜滋味已深入粥底,变得浓稠鲜美,而且还没有失了米粥的清香。这时再喝上一两小碗粥,只觉得余香满口,体内寒气散尽,暖气回旋。度步出餐馆,幸福感不争气地又涌上来了。






后来又吃了几顿麻辣火锅,图片上这家是正宗重庆口味火锅,汤料鲜香回味绵厚。服务员把牛油现拿到锅里熬,以示牛油之新鲜正宗。眼看着一座座油山融化在底汤里,耳听着周围亲人朋友的欢笑,自己的心也象这牛油一样融化在浓郁的亲情里。









表姐听说我们回来,一定要一起吃顿饭聊聊天。天冷,不想走太远,就在小区大门口的餐馆吃家常菜。

铁板红烧豆腐包子。怎么觉得辅料味道更长?





红烧鱼





鱼香肉丝





咸烧白





双椒肉丝





三鲜荟菜





折耳根炒腊肉。最爱折耳根炒腊肉,以前总吃凉拌的,这样清炒的第一次尝,非常可口。





冬天是成都人爱吃牛羊肉的季节。这家牛肉馆不大,生意却非常兴隆,如同成都很多其它中小型餐馆,不在于豪华,不在于规模,菜式也不用十分精致排场,人们讲究的是“味道,味道,还是味道”。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来形容各地的吃法:北京人吃面子,图个自尊;上海人吃情调,显示高雅;广州人吃材料,讲究本味;成都人吃味道,追求口感。其它无法评价,但知道在成都,确实如此,只要口味或新奇或传统地做得地道可口,从大餐馆的招牌菜,到装饰普通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小馆子,都能人来人往生意兴隆。这家牛肉馆菜式以牛肉为主,菜式嫩鲜爽口。


粉蒸牛肉(加香菜,花椒和蒜茸,奇香无比)





夫妻肺片





牛肉烧白萝卜





芹菜炒牛肉





炝炒青油菜苔





炝炒碗豆尖





烧牛蹄(此菜味道极好,麻辣鲜香,蒜苗提味功不可没)。





吃罢牛肉,转天又吃了顿羊肉汤锅。用熬制的羊肉老汤作底,羊肉羊杂碎随便点上几斤,作料有红色和绿色的新鲜辣椒碎,香菜,还有干红辣椒末让爱吃辣一族过够瘾。这羊肉汤滋味鲜浓,羊肉杂碎嫩滑味香,末了再要上打过霜的清甜大白菜,白萝卜,莴笋头,粉丝,土豆片,碗豆尖,往里一烫,让你享尽了羊肉的美味又清除了油腻对肠胃的侵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