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美味人生》出版 (图)
文章来源: 玉洁冰清2011-09-06 15:28:54


(随笔集《美味人生》,冰清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

网上订购:http://www.kfbook.com/goods.php?id=1299

序:

作者:童道明

我曾经为演艺圈里的很多名人出书写过序,这是第一次为圈外的人写序。

冰清可以说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还记得那一年,她跟着父母一起拜访我家,一进门,就捧起了厚厚的戏剧杂志读了起来。我惊讶,小小的年纪,怎么会对那么深奥的书感兴趣?出身理工世家的她却对文学艺术有着非凡的热爱。她母亲从我这里借去的影视剧杂志都成了她的最爱。她的记忆力超好,对很多影视剧的演员和剧情都如数家珍。连大人们记不得的情节都会来问她,而她似乎永远准备好了答案。听说她的文笔也的确是不错的,作文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还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诵。中学时代,她也参加过几次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征文比赛,得了几个小奖。诚然,生长在理工气氛浓厚的清华园中,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仅仅把文学艺术作为业余爱好。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似乎做得风生水起,简直比主业还要出色。曾经读过她写的一篇很长的关于外国人看中国电影的文章,有理有据,文笔流畅,生动简洁,几乎不亚于专业水准。在她身上,很难看出什么是专业的,什么才是她的业余爱好。

冰清的父亲是个烹饪高手,做川菜的水平不输餐馆大厨。从小耳濡目染之下,冰清也跟着学到不少。第一次去她家作客,就看到一个小女孩,穿着围裙,在厨房里进进出出的,年纪不大,已经帮父亲做宴席打下手了。当丰盛的菜肴上桌,她会骄傲地指给我看,哪个菜是她帮着调的汁,哪个菜是她帮着切的,哪个菜是她指点父亲怎么做的,俨然是个小主人了。当我说到某盘菜很好吃时,她兴奋极了,仿佛得到了一枚勋章一般。那时候,我就知道她是个热爱美食的人。我认为,热爱美食的人,一定热爱生活,否则不会把吃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搞得那么神圣。哪怕是粗茶淡饭,他们也要吃得有品位,有格调。无论食材多么粗鄙廉价,他们都会用高超的厨艺做得如山珍海味一般。有着这样的生长环境和经历,冰清从事美食文学的写作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她天资聪颖,有写作天分,写出的文章角度新颖,选材不俗,引人入胜。虽然文学功底不错,但是她后来出国留学,几乎中断了写作。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先天有写作才华的人,但是因为没有坚持下去,半途而废,过早结束了写作生涯。冰清在异国生活稳定之后,却将写作坚持了下来。在白天忙完工作之后,她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只有深夜孩子入睡了,才能挤出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如果不是从心底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是无法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住的。她的才华逐渐被编辑们发现,一个又一个专栏请她去写。她也在海外媒体上小有名气。这是偶然,也是必然。而更为难得的是,那么多年过去了,那个小女孩已经长大,受到异国文化的洗礼,却还保持着一份对生活纯净的爱。这份纯真,让她能够观察到生活中不易被人看到的美。她擅长发现并挖掘出这样的美好的人和事。这点在她的作品中一览无余。

本书中收录的是她几年来在各个媒体发表的文章,按照文章特色分了5个专辑。第一辑讲述的是在异国飘泊的时候,她是如何苦苦踏破无数个商店,寻觅食材,做出家乡风味的美食。一直觉得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是强大的。而最突出体现的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在全世界各地,中餐馆几乎遍地都是。不管正宗不正宗,中国文化流传最广的符号当属中餐馆。也许中国人在外,很多事物都会被同化,唯独肠胃无论如何不会改变。也就是书中所说:“想不想家,自己的胃最知道”。冰清这个美国食品营养学硕士,带着对美食的热情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海外华人指点如何利用海外食材做出家乡菜。

在第二辑中,她介绍了其他国家的美食,比利时的啤酒,墨西哥的辣椒,越南的鱼露……文笔妙趣横生,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她不仅仅写了一个国家的美食,还把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与之结合,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对这些美食的渊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学到不少相关知识。

第三辑可以说非常能够体现冰清的兴趣爱好,虽是写名人的饮食故事,选取的人物大部分是影视圈中之人,她以一种崭新的角度切入,将美食、影视以及主人公的自身故事巧妙结合,创作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学形式——以美食来表达影视人物的特色,让我觉得非常新颖。希望她能够继续写下去,或许能写出不少影视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让我这个曾经常写影视圈中事的人都觉得很惊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专辑中也有一篇文章是写我的,没想到几十年前在我家的一锅汤,可以给她留下那么深的印象,我几乎都不记得了。不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热爱美食的她,一定不会错过每一个让她感动的美食。而我家一向不是那么重视做饭,能有菜谱入选,与有荣焉。

第四辑把情感与美食结合,讲述了几个人物因美食结下的各种缘分,或亲情,或友情,或爱情,构思独特,与众不同,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充分表现了冰清感性的一面。而最后一辑则是科普居多,介绍我们餐桌上的新事物——有机食品,语言简练,逻辑清晰,还原了冰清作为理科生理性严谨的一面。

总之,纵观全书,让我有很多的新鲜感,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它集文学、科学于一身,在享受文字的同时也能补充知识,理性感性兼具,是值得买回来收藏在家的书。有些书,或许读完就丢掉了,但是这本书就不会。放在床头,时时翻翻,都会有新的收获。并且后面附上的菜谱也可以让大家尝试着做一做。一本内容如此丰富的书是值得向读者推荐的。游走在业余与专业之间,冰清尽情挥洒着她的才华。我衷心希望冰清能够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为读者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目录:

第一辑 家乡美馔

导言:在异国他乡漂泊,想不想家,自己的胃最知道。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中国人最思念的一定是家乡菜。怎样利用本地食材做出家乡口味的菜,这是每个海外的中国人都关心的话题。美食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1】寻找小白菜

【2】怀念豌豆黄

【3】茴香饺子

【4】肥肠粉

【5】四川凉面

【6】北京炒饼

【7】虾爆鳝面

【8】凉拌三丁

【9】故乡的蕨菜

【10】油墩子

【11】冬菜包子

【12】雪菜黄鱼

【13】蔬菜鱼片粥

【14】孜然羊肉

【15】富贵白菜

 

第二辑 天下美食

导言:走过千山万水,尝遍各国佳肴。有人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而我留学工作之余,却要品百家味。每个国家的美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吃一道异国风味菜,不仅仅品的是美食,还有其中内含的文化和历史。

【1】北非风情——摩洛哥菜

【2】越南菜的灵魂——鱼露

【3】火辣辣的墨西哥菜

【4】迷人的比利时啤酒

【5】阿富汗菜的幸与不幸

【6】跳动着音符的意大利面

【7】富于艺术气息的西班牙菜

【8】哈瓦那之风——古巴菜

【9】百变咖喱印度菜

【10】大蒜飘香基洛尔

【11】地中海风情——希腊菜

 

第三辑 名流食坊

导言:他们是名人,明星。机缘巧合,我曾经和他们相遇,在他们的故事中,挖掘出一段与美食的渊源。也许你曾在很多媒体上看过他们的采访,但是他们与美食的故事,一定是我的独家报道,因为我不仅仅爱他们的成就,也希望知道他们的背后不为人知的与美食相关的故事。

【1】看李安烹调电影

【2】明星夏凡和日本美食

【3】明星马强的清真私房菜

【4】钢琴大师陈毓襄的素面

【5】戏梦人生——沈悦抗癌食单

【6】我和梁左的一面之缘

【7】忘年交童道明的肉汤

【8】章伯钧外孙的拿手菜

【9】半个上海男人王战的上海家常菜

第四辑 美味情缘

导言:美味从来和情缘密不可分,就像饮食与情色一样,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食物和情感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亲情,或是友谊,或是爱情,甚至还有同窗情,同事情……世间无论何种情感,都可与美食衍生出一段动人故事。

【1】鱼丸的故事

【2】家的味道

【3】将香料用到极致的Roti印度餐馆

【4】一碗面的情缘

【5】紫玫瑰的鸡翅

【6】俄罗斯奶茶

【7】地三鲜的故事

【8】单亲妈妈的炖肘子

【9】梅的故事——爱就要说出口

【10】七彩玉米片

【11】佛缘素宴

【12】抓鲍鱼的老人

第五辑 有机天地

导言:如今的世界,提倡回归自然,尤其在饮食上,有机食品大行其道。何为“有机食物”,有机食品是怎样种植的,又是怎样加工的?作为时尚美食杂志《品》的专栏作家,我采访了数家有机农场和商店,用第一手资料为读者揭开有机食物神秘的面纱。

【1】昂贵的有机蔬菜

【2】有机肉面面观

【3】漫谈有机酒

【4】有机米的世界

【5】有机奎藜籽

【6】重新认识有机菠菜

【7】漫谈有机鱼

【8】有机坚果酱

【9】有机橄榄油

【10】有机番茄怎么吃

【11】自制有机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