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生活14: 太湖真太
文章来源: 我生活着2023-11-21 04:29:11

 

“太湖真太!”,感觉我用错词了。当我第一眼看见太湖的时候,颠覆了我对湖的认知,当着朋友的面,我就脱口而出了,”太湖真太呀!“朋友是个真正的读书人,她博古通今,还是个博士科学家,不管是专业书还是闲书,她都喜欢看。她懂得我这个”太“的意思,表示感叹,大的程度超出了想象。坐在车上就上网查了一下: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

 

 

我们赶在周六离开苏州去太湖,是为了跟从上海来的朋友相聚,他们夫妻俩开车载着我们绕太湖玩了2天1夜,我们去了东山古村,意外地参观了乾隆皇帝金屋藏娇的老房子。

 

进门的时候,一个半躺着的老大爷抬眼指指告示牌,要我们扫码支付后才可以进去参观。我们跟他开玩笑说:“你这是真的躺着赚钱呀!”老人大概没听懂我们的意思,没接话,或者他已经听多了,觉得不好玩。

 

才进了2重门,看见有游客出来,我们正要进去,门被里面关上了,还要再次扫码支付后才能看到乾隆金屋藏娇之地。原来这是几家人共同拥有的房产,要想看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必须要经过第一关。第一关的老大爷是躺着赚,第二关的老大爷,要忙前忙后,楼上楼下的向客人介绍房子的结构,讲述屋子里的故事。

 

来听听故事:“敬修堂位于东村古村落西侧,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92),占地面积1866平方米,是西山现存最大的一幢古宅。创建人徐联习儿子徐伦滋,是清乾隆年间的知名儒商。游客传言:木渎古镇是乾隆六次到达的地方,东村古村落才是金星藏娇的地方。实际上,乾隆六次下江南的目的地就是金庭西山东村敬修堂。来苏州也好,去木读也罢,实是借口,路过六次罢了。

 

乾隆下江南时经常微服私访,在太湖西山岛,相识了东村一位姓殷的村姑,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知书达理。乾隆和她一见钟情,不久殷氏怀了乾隆的骨肉,但由于她是汉人不能带入皇宫。为掩人耳目,乾隆只能让她假装和敬修堂富商徐联习之子徐伦滋结婚,徐伦滋奉命匆忙和未见面的殷氏姑娘拜完天地。徐伦滋为了自己的尊严,没有入洞房就离家做生意去了,至死也未见过名义上的正室殷氏夫人一面 。殷氏与乾隆生下了一个女孩,理应为公主身份,因此乾隆特地派人在她们居住的楼下落地花窗上,雕刻上十二条不同形状的龙。乾隆六次到苏州,每次都从木渎到金庭西山敬修堂来,在船上和殷氏母女秘密相聚。”

 

这个故事有一定的真实性,因为这里水路交通方便。本地人肯定以殷姑娘被乾隆宠幸过而自豪,所以才会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可怜替皇帝背黑锅的徐伦滋,可是,又能如何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估计也是得到了各种好处的。

 

这个东山古村有很多民宿,能看见的村民都是老人、妇女,连小孩都没看见。村子里到处都是果树,石榴挂在树枝上开裂了,也没有人摘,有几个妇女在村口摆上自己摘的桔子、石榴和蔬菜,不但新鲜,而且便宜。可惜我们是匆匆的过客,最多只能买点桔子。

 

中饭和晚饭都在太湖边上的饭馆吃,因为朋友懂得这里菜系的特色,让我们尝到了很正宗的本帮菜。晚上的大闸蟹大餐,因为只顾着说话,都忘了拍照了。这次太湖之行主要是为了与朋友见面,上一次见面还是十多年前在上海,也是朋友招待的。是同路的朋友,不管多久没见,还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之前我对“门当户对”的理解,只知道它表面的意思是指男女双方家庭的地位、财势相当,适合结亲。这次在徐氏祠堂,朋友指着门口的一对石板和门上突出来的房檐说:“这就是门当和户对。”原来还有这样的典故,太生动形像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又长知识了。

 

“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十分森严。建筑学上为“门枕石”的一部分,俗称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门枕石代“门当”。户对,是指门楣上面用来固定门框的砖雕或木雕,因为都是双数,所以叫“户对”。“户对”通常为圆柱形或方形,每根约长30厘米,与地面平行。

 

“户对”的横截面刻有图案,因为它们伸出房檐形似古代妇女头上的发簪,所以又往往被称为“门簪”。而“户对”的多少与主人家的财势成正比。”

 

 

一篇:回国生活13: 苏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