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灯也遭抱怨
文章来源: 虔谦2012-11-30 17:52:16


刚开始驾车那会儿,一直到这会儿,远远看见绿灯时都会有些惶惶焉,因为不知哪一刻那绿灯就会变成黄灯。而十有六七是,它早不黄晚不黄,总是到了你难做决定的那个点上赫然变黄。这个导致了很多夫妻闹驾:“傻瓜,早该冲过去的!”老公嘲。“干什么你,多危险哪!”老婆骂。有一次上违规学校,老师还特别就这个问题讲了一通。他说你离红绿灯五十米左右时一定得减速,否则,“否则你刹得住车吗?”老师问。显然,交通学校站在上述那位太太一边,属于保守型。他还传授给我们一句行里谚语:“红灯容易绿灯难。”

也就是说,五十米开外减速,是对付这种古板式的红绿灯设计的办法。 

最初的时候没有比较,另外也不懂程序语言,所以虽然感到有些哭笑不得,却也“无怨无悔”。

后来我到了万兰溪崖,发现那里的交通灯设计很另类。它从来不会让你在过十字路口时踌躇尴尬。每次都是在离十字路口大约五米左右时绿转黄。这种情况下我敢说99%的人都会选择开过去。其实也不是选择,离那么近你基本刹不住车,所以理所当然一定得过去。不过去的,一定是有点另类心理机制。 

万兰溪崖红绿灯设计的另一特点是及时/即时性。什么意思呢?就是红绿灯前等的时间不是定数,而是随车况而定。古板式红绿灯设计是定时的,比如红的时间是四十秒。这样这四十秒钟无论那头有没有车经过,你都得等着。即时式的基本设计是,一旦一个方向没有车,而另一个方向有车等着,绿灯马上转给那个有车等着的方向。

即时式红绿灯转换最大限度地做到及时疏通,最大限度地节省你开车等候的时间。 

有了万兰溪崖做比较,我对住家这头的红绿灯开始“牢骚满腹”,并经常讽言凉语,有一次赶时间,一怒之下竟斥之为 ‘stupid’. 作为程序员我知道,设计古板式交通灯程序要比设计即时式容易许多。后者你要考虑很多“如果”;而前者你只管计算多少秒就行。程序上简单了事,投入生产了就要司机们多多担待,理解宽容了。

当然,那古板式(或美言之古典式)红绿灯转换设计一定有它的好处(节省设计时间,一刀切简单明了易掌控);而即时性转换设计恐怕也有它的缺点,要不然怎么有一次我坐一位朋友的车,开在万兰溪崖的大路上,开到十字路口时,就看朋友指了指交通灯,说了声:“奇怪的红绿灯,匪夷所思!” 

看来做人难,做交通灯也难,总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使个个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