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秋

留不住岁月,就记录下岁月里的日子
给自己,也给愿与我分享的人
(欢迎来访,转载请告知)
个人资料
天凉好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7-12-17 18:16:19)

室外气温零下10度左右,连降了几场大雪,到处白茫茫的。停车场转了几大圈才找到车位,猜想应该有很多是来看《芳华》的。 走进放映厅,确实已经有很多人了。观察一下周围,七十年代生人在里面应该是最年轻的。坐在我们左右两边的都是六十岁左右头发花白的人。有一位大叔来的稍晚,灯刚刚熄了,他手里拿着手机当手电筒,在票和座位之间扫来扫去,直到有人告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7-12-02 19:35:26)

早晨上班的时候又看到了Mia。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盲人女孩,皮肤微黑,象是混血儿。她个子高高的,瘦瘦的,身材很好。很喜欢看她牵着导盲犬走在路上的样子,有时候总想偷偷给她拍张照片。她的导盲犬换过一次,特别喜欢先前的那个浅灰色贵宾犬,耷拉着两只长长的耳朵,象只小绵羊,但比绵羊要精瘦,要利索,和她站在一起很可爱,很有画面感。 后来有几个月的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7-11-25 20:58:32)

黑色星期五对于我这种怕拥挤的人一直都是能躲就躲,连网上购物都不想去尝试,所以也倒轻松,如往常一样的上班,往常一样的吃完午饭到楼下走一走,透透气。 刚按了电梯按钮,就见办公室的实习生小伙子Michael抱着头盔,背着双肩背急匆匆地冲过来。在多伦多downtown上班,骑自行车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被推崇的环保行为,可真正能做到的整个大楼寥寥无几。我对骑自行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昨天去Walmart买菜,一进门就看到两个年轻女孩正在推销一种东西。其实注意到她们已经有两周了。我出于对推销的自然反应,都是避开跟她们目光接触,赶紧推车躲过去。这次由于等LG去取shoppingcart,外面比较冷,我就一个人先进到里面,在那徘徊,谁知其中一个女孩立刻就迎了上来,“Wouldyouliketotrythis?”她一手拿着一袋薯片,一手向我摇晃着一个小东东。我出于礼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13 19:13:38)

周末拍了一些深秋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到了某个年龄,不知为什么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风景,一个街角,一个转弯,都能拍出一张令自己感动的照片。 国内的一个好友发来一个小笑脸,打趣道,“都立冬了,还深秋呢?” 我查了查,可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现在已经立冬了。其实一直对立冬这个节气耿耿于怀,明明外面秋叶还没有落完,着什么急就立冬了?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1-10 19:25:07)
每周末基本都要去中西方两种超市。肉,蛋,奶,面包什么的西方的超市质量比较放心;蔬菜,水果,调料等还是中国的超市种类多,比较地道。饮食习惯这东西是根上的,恐怕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上星期天早晨,由于阴天下雨,懒得开车去常去的中国超市买菜。想起离家更近的地方有一个华人超市,看样子比较古旧,不过家里的中国菜主要我和LG两个人吃,凑合一星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7-10-29 19:37:20)

又到了加拿大一年之际最美的季节。不用去远处,开车在路上,稍稍抬一抬头,望一望窗外,就是一张五颜六色的画布;如果稍有空闲,随便把车停在一个小区路边,拿上手机,走一走,拍一拍,便会发现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张美丽的明信片。头顶着蓝天白云,呼吸着枫叶,南瓜,早晨起来走进办公室,心情都是透亮的。 当然,把咖啡杯在电脑旁放好,打开电脑电源的那一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0-21 07:59:53)

离办公室走路15分钟有一个很大的温室花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在开放。工作忙压力大的时候我会趁午休时间走过去散散心,天气不好心情烦躁的时候,也会过去躲一躲。看看满室的鲜花,探身下去闻一闻它们各自不同的香气,短短的十几分钟,所有的闷气,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记得一次冬天的中午,去的时候天气阴阴沉沉,刮着大风,欣赏完花儿推开大门,外面已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10-14 12:09:32)
要是小姑娘吧,还说得过去,大把年纪了,两天来却连续两次由于太爱笑差点招来麻烦。LD常说我笑点太低,一直听不进去,有了这两次的教训,终于意识到他说得没错,需要认真反省一下自己了。 先说这两天先后遇到的小“麻烦”吧。 星期四上班中间去厨房接水喝,路过楼层门口,有个白人女孩站在那里,朝外张望,一看就是在等着给外面来开会的人开门。楼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10-11 18:08:28)
每天坐地铁,总能听到很多熟悉的乡音。在国内的时候,似乎对各地的方言很敏感,对各地人的性格也能分出个不同,出国后感觉自己对地域的区分越来越麻木了,只是最近突然发现地铁里的女同乡们根据身份不同,在走两个极端,技术移民是一个极端,留学生们又是另一个极端。 她们最大的差别除了年龄之外,就是穿衣打扮。 前者往往是把这里的自由化,多元化享受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