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乡!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个人资料
老生常谈1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故事来源于“悟空孙”。公元607年,大礼官小野妹子奉日本第33代天皇之命出使隋朝,国书开头曰:“日出处天子敬白日没处天子书”,虽是问候,但日本人认为他们是日出之地,隋国是日没之处。隋炀帝不悦,气愤地对“礼宾司”司长鸿胪卿说道:蛮夷再有这种无礼的书信,不要再向朕奏!如果说当时的日本人无知也就罢了,现在他们该知道那岛国不是红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孔孟后人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从孔子第五十六代开始的。当时,明太祖朱元璋御赐孔姓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当时的“公”字辈是孔门第58代。因为孔姓五十六代孙孔希学及五十七代孙孔讷也曾在明初先后袭封衍圣公,所以把他们两个名字当中的“希”和“讷”的偏旁“言”也加上去,放在前面,共为十个字: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1-02 15:39:39)
1.我姥姥姐妹4个1个弟弟。 这4个老姐妹全都生了4个女儿1个儿子,并且儿子都在中间,即第三个孩子。 其中我三姨姥生了四个姨一个大舅,大舅生了四个女儿。 2.我二爷(爷爷的二哥)生几个女儿我不知道,因为在我还没出生时或者还很小的时候她们早就嫁出了。二爷生了二个儿子,大儿子即我大伯生了五个姑娘,大P子,二P子,一对双,五P子;二叔生了五个儿子。 3[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1-02 11:36:32)

回顾2020年文学城的2件大事,第一件是床铺的总统连任落选,第二件事就是文学城第一网红阎润涛病逝。 请看下面的文学城4个之最。 1.我的一篇有关阎润涛简介的帖子在论坛击点110多万点: 阎润涛是76级工农兵学员[几曾回首]-老生常谈12(4862bytes)2020-12-06 2.文学城发布阎润涛病逝的消息,跟帖302个,其实不止这些,因为版面限制,我的跟帖就没有显示出来,但是可以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12-31 20:50:14)

儿子长大了 儿子一出生就没有皱褶,水光溜滑,干干净净,鼻子也不是那么的塌,很好看,这在新生儿中是不多见的。儿子出生时身长是59厘米,体重9磅3盎司,即8.5斤,虽然没有他姐姐出生时的9斤重,也没有妈出生时的10斤重,但是也算是个大婴儿了。 出生2个月时就会叫妈妈,我们以为是无意思的,经过多次验证后证实是真的。但是一次他妈河东狮吼后,儿子吓回去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12-31 20:36:57)
•【庆新年】儿子长大了-老生常谈12(5899bytes) •【庆新年】《倩女幽魂》之“倩女幽魂”-爱听歌的奥黛丽/喜爱-喜爱(1759bytes) •庆新年之走过的路-杏梨桃李(6229bytes) •【庆新年】《倩女幽魂》之“黎明不要来”-爱听歌的奥黛丽(2988bytes) •【庆新年】:2020年超额完成的,完成的和未完成的目标-亮亮妈妈(22425bytes)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12-21 14:14:58)

游玩TheBisin 从IndianHill下山后吃完饭,立即前往第三个目的地--TheBisin。它位于在Lincoln,NH的FranconiaNotchStatePark,距离不远,很快就到了。 这个在Pemigewasset河的壶穴(Pothole)直径30英尺,深15英尺,大约形成于25000年前的冰河时期。来自冰川融化了的水流过FranconiaNotch的被侵蚀的花岗岩石床。千百年来河水带动着泥沙石流动磨损着并把岩石磨得光滑。山溪把石床磨得形成了&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疫情逼近家里,雪天,家里工作 美国新冠疫情从三月份开始爆发至今已经十个多月了,时至今天感人病人总数17,072,607人,死亡人数308,719人。 美国讲究自由和隐私,这对于控制疫情很不利。 在3月12日晚上下班前,小老板过来告诉我你可以把计算机拿回家去,没有再多说一句。第二天是星期五,早晨我给小老板发Textmessage问道今天上班吗?小老板说如果没接到HR的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7)

润泽文城,涛声依旧--悼念润涛片语集锦 记不清楚很么时候开始读润涛的博文,大概是在2005年开始的。那时候文学城没有改版,首页顶部是文学城名博主的名字,是竖版的。我经常光顾的是山哥,润涛阎,窈窕淑女司令等博客。那个时候润涛只写青少年回忆的内容,像“熬鹰”“机车厂里的女人”等,故事引人入胜,欲罢不能。我几乎读了他所有的回忆部分的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0)

阎润涛1956年3月26日出生于河北省廊坊永清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76年-1979年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入学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学习。北京农业大学当时名为华北农业大学,在河北涿县。1978年秋季才回到北京,恢复北京农业大学的名称。 1979年考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张锦熙副研究员(1983年升任研究员)的研究生。79级研究生入学后到南京农学院代培一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