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

性情人生,传奇质地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8-04-01 21:40:47)
阅读 ()评论 (0)
(2018-03-16 09:43:10)
下一个 我的生日用阴历。六月初五。有好有不好。 不好处是不固定日子,变来变去,大家记不住。每年伊始,爸爸都得用红笔在台历上勾个红圈圈。大女儿抱怨了几次----她精心制作的贺卡,还没完成,就过了期----比如今天早上,睡眼惺忪,歪歪扭扭被我叫醒,一看表,照例又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妈!让你6点,可你6:15分才叫我!我迟到了。。。都是你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想法或许会变,如一切的认识,随时间情势和经验变得更合情合理,也属正常。今天看到有个帖子写大师们写作的理由。所举都是西方的作家,还有就是,都很成功----对作家来说,成功的一般标准乃名利双收,既有读者(观众也是间接的读者),又有丰厚的版权稿费收入。无名的写作爱好者,如我,也许有一天会出名,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这时候问为什么要写则更有意义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8-03-16 09:39:56)
出国十多年,自问最大的收获,其实是找回了自己----看似虚空,却是实情,人越来越自在。环境反不如从前那样制肘。这当然也有年纪的关系-----周五就是生日,再长一岁,身体的存在感又增加,就像天气,最舒适的时候最无知觉;而心,则希望是做减法------能向不惑再迈进一步。昨天在网上误打误撞,偶点了两篇博文,国内人写的,不约而同,让我看到了国内的学风,想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16 08:54:30)
人似乎永远活在比较中。尤其是对自己的际遇。身在此处时,心却要忆着彼时。比如一个友人,二十年前,随出国大潮去了美国,从此便日日尝着举头明月,低头故乡的滋味儿;现今流行转变,他复又当起了海归。故乡的热闹总算贴身贴肉了,可他的心上笔下却又不禁念叨起美国的清静光景来。莫非这就是张爱玲说的。得不到时,那红是胸口上的朱砂痣,得到了也就变成一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16 08:42:06)
(2013-06-2322:43:49)  这两天,烟雾渐渐散了。昨晚看见了月亮,又大又圆,橙色,很像旧时宫中的纱灯。多看一会儿,便觉出风尘仆仆,仿佛它赶了很远的路来。  或许这也是我此刻的心情。  经历过一些磨难,不管大小,总会有收获。昨天下午,在百胜楼里的餐馆吃饭,见窗外的空地上,黄叶哗哗地落,再被一阵风卷起。忽然意识到那分明是北方秋冬才有的风景,当中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16 08:41:06)
(2013-06-2020:09:32)
早上不得已下楼去买菜。戴了三层医用口罩(N-95前天就售光了),有点喘不上气,只好除去一层,轻松了一层,烟味也清晰了一层。楼下小区内外,有一种劫后的萧条。没有人,地上铺满枯黄的落叶。平日有人扫,便误以为热带没有枯萎没有代谢,只有终年碧绿。太阳已经出来了。在灰色的浓雾里,圆圆的像一只空洞的眼睛,闪着惊恐的光。PSI指数说今天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16 08:39:41)
(2013-06-1921:11:41)早上起床,掀开窗帘的一瞬,心中有些侥幸、盼望甚至是祈祷-----蓝天、白云、绿树和山后的阳光,如果你们在,我一定大声欢呼,我一定手舞足蹈,尽情大笑!仍旧是失望,而且因有期待变得更失落。不必看什么PSI(PollutionStandardIndex,污染标准指数),单凭自己的眼睛,鼻子,已十分肯定,烟雾更严重了!冷气房之外,烧柴火的呛味无处不在;从窗子望出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3-16 07:17:53)
总觉小女自出生就不同。本该是大年初一的生日,因马来西亚籍大夫要回家过年,打了催产针,提前到腊月二十七。事实证明很好,不然农历新年,医院只留马来印族的护士值班,哪如华人的安娣(auntie)亲切自在。再说当牛太累,还是老鼠好,赶上腊月,不愁吃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8-03-16 07:03:54)
读《苏东坡全集》卷首所附宋史传,最感慨处有三: 一是苏东坡一生事迹无数,并非只以诗文名世者。介之推说言为身之纹;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信也; 其二是东坡所生之世,得遇同代的豪贤,与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都有过交道,才识相匹的贤智交往,器量生趣,后人徒羡!其亦得皇帝的知遇,有次东坡夜宿宫中,被召入便殿,宣仁后,也即是宋英宗之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