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0-06-20 08:45:16)
父亲节,思念父亲,也想起了小时候与父亲同唱的那些歌。那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可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一台收音机。年纪大的人,像我奶奶,把它称为“戏匣子”。“戏匣子”里放广播剧,播评书,报新闻,当然,也唱歌。我小时候会唱的歌大都是从“戏匣子”里听来的。父亲也是个喜欢听歌、唱歌的人。每当他轻轻地哼唱,我就跟着唱。《红珊瑚》,《红梅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0-06-19 19:02:42)

看一综合新闻标题曰:“世界杯荷兰小胜日本出线在望”,有惑:
不知是“世界杯荷兰小胜,日本出线在望”
还是“世界杯荷兰小胜日本,出线在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6-14 19:19:19)

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永远是心里的念想儿,无论多久都忘不掉。最近,先生公出中国,母亲特意让他带回了我小时侯爱吃的食品--煎饼。 如今的煎饼,已和小时候看到的大不一样。每张煎饼都包装精美,登堂入室,摆在超市的食品柜台上出售了。煎饼的品种也从单一的玉米面,发展到金小米的,黑香米的,八宝味的,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打开包装,撕一小片煎饼放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星期六,女儿和同学们打完电话后,告诉我,一会儿家里要来几个同学,一起完成个作业(project)。这是正事儿,我自然是无条件举双手欢迎。
不一会儿,陆续进来三位女同学,都是我熟悉的女儿的好朋友,丽兹,莉碧,还有伊丽莎白。最后来的是个男生,我不认识。女儿介绍说,这是杰克。杰克手里拎了个大塑料袋子,塞得满满的。
既然人家要学习了,我便知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0-05-29 21:04:53)
来美国二十几年,出席过许多次的婚礼,阿妮莎的婚礼可算是最别致的了。那年夏末的一个下午。先生正在公司里上班。突然秘书打来电话,说你弟弟来了,要见你。先生只当是玩笑。他是有个弟弟,可弟弟在中国,哪能说见就见到呢。听秘书的口气,倒是认真的。他赶紧去公司门口,一看,原来是本(Ben)来了。本是我们初来美国时的房东安娜太太的儿子。那时候,我和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0-05-25 20:48:20)

家中领导出差国内,乘车经由苏州城某一小街,突见前方一枝树干断落,正砸在前车顶上。赶紧上前询问,幸好无人受伤,有惊无险。家中领导即拍下此照,电传过来,并允许我用在博客里--谢谢领导。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05-23 16:04:05)

前几天,家里来了位远方的朋友。我搬出了家中的影集,给她浏览。突然看到一张六十年代的照片,勾起了对小时候的一段记忆。 那是一张合影。照片的题字上显示,我们刚刚演出归来。那时候,我小学还没毕业。正是“文革”头两年,全国一片狂乱,学校里也不正经上课了。不过,很多学校倒是都成立了文艺队,大都叫做“XX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配合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家里三位亲人到上海,国内的朋友早就给买好了世博会门票。 亲人们只有一天的时间逛世博会。没去之前就听说,世博会上人山人海,排队要占去大部时间。三人达成共识,如果人多队长,就舍弃入馆内参观,在园中走马观花,信步漫游。 进了世博园,果然不出所料,那天的阴霾细雨也没有阻挡人们的热情。各个国家主题馆门前队伍神龙见首不见尾,排每个馆都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05-16 20:59:43)


家有总统了 星期五下班回到家,小女儿早已放学,正在读报。她爸爸对她说,把今天学校的事跟妈妈汇报一下。小女儿很酷地说了声“哦,没什麽。”我一听,就知道是“有什麽”,赶紧追问。小女儿说,同学们把她选为国家荣誉协会(NationalHonorSociety)的president了。我赶紧祝贺。小女儿倒是挺淡定。谢过我。不过她又调皮地加了一句,你以后可以称我为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05-09 20:01:58)


二十几年前,随着大女儿呱呱坠地,我的身份也随之改变,挤进了“母亲”的行列。小女儿的出世,更是锦上添花。从此,每年的母亲节,两女儿同为我庆祝节日。 今年的母亲节,从上周大女儿给我寄来的贺卡、从我给在国内的老母亲寄去贺卡贺礼开始,揭开了序幕。早几天,小女儿就与她爸爸商量,怎样庆祝我的节日。大女儿在外地读书回不来;先生这天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