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小桥

岁月如流水,记下点滴
博文

2016年6月8日 下午三点多的航班回北京,上午诺珍姑娘临时加了去罗布林卡的行程。 罗布林卡离我们住的香格里拉酒店不远,听过罗布林卡的名字,走进才知道这是从达赖七世开始,经过200多年修建的达赖喇嘛夏宫。多代达赖在亲政之前,曾在这里习文、学经、修习佛法;亲政后每年夏季来这里办公,现在是拉萨的公园。 从1740年清朝驻藏大臣为达赖七世修建乌尧颇章(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年6月8日 明天要离开西藏了,今天是我们计划行程的最后一天,当天往返纳木措。 纳木措距拉萨240公里,湖面海拔4718米。和羊卓雍措、玛旁雍措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也是我们这次选到的西藏唯一圣湖。不到纳木措,就像没到过西藏,好比到北京必去长城一样。 一早我们沿着青藏公路G109国道,从拉萨经羊八井,当雄到纳木措。一路与从雪山融化流下的雪水汇成的河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年6月7日 从泽当去桑耶寺,大约只有50公里路。但一路翻山越岭,沿着雅鲁藏布江蜿蜒而行,山南绮丽的风光尽收眼底。 都说桑耶寺是到山南必须要去的几个地方之一。它是西藏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年6月6日 进藏第七天,从拉萨行车150多公里到山南地区,住在泽当。 山南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中下游地区,在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南部有60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1962年的那场中印争端就发生在那儿附近,我们车过山南军分区的大门。 开始感觉经过的道路、村庄比刚去过的林芝逊色。直到看见一段雅鲁藏布江,看到独特的河谷地貌、险峻的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年6月5日 今天是这次进藏的重头戏,进布达拉宫。 我上网查过,布达拉宫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外观13层,高110米。在海拔近3700米的拉萨爬高,真有些怵(我们这群都是60岁上下的人了)!导游诺珍姑娘安慰我们:因为还不到旅游高峰,不受以往进宫一小时的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慢慢爬台阶,慢慢拍照,慢慢上行。 来到布达拉,身临其境才有感受。布达拉宫对于藏传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24 17:22:06)

2016年6月3日 昨天很晩到林芝,住在八一镇。今天翻山越岭,在山路上盘上盘下来到80公里外的鲁朗林海。看到周边雪山林立,沟内森林葱笼;草甸上悠闲吃草的牦牛母子;路边颗粒饱满的青稞......真难想象这是在雪域高原西藏。而转过山弯,到达色季拉山口,远远望到7782米高的南迦巴瓦雪峰全貎更让我们高声欢呼,兴奋不已! 南迦巴瓦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侧(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月2日从拉萨至林芝,行程约500公里盘山公路,大部分路面好,但有四五个小时走老的G318国道,颠得够呛!在米拉山口,格外感觉高山反应的厉害,爬点小坡要大口喘气。 翻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不但是西北边的拉萨河水系与东南面的尼洋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林芝地区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地区内陆性气候的自然分野。米拉山以西气候干燥寒冷,而东部则是温暖潮湿,植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年6月1日 今天先去西藏博物馆又去色拉寺。西藏博物馆比我想象的小,内容不够丰富。导游诺珍的说法是,西藏有那么多寺庙,每一个寺庙都是一座博物馆。 色拉寺就在拉萨城北郊的乌孜山南麓,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色拉寺可能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这里的辩经活动极有特色。 辩经,据说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是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年5月31日 清早登机去拉萨。 知道西藏是很早很早的事: 1963年,八一厂拍摄电影“农奴”。一天,藏族演员们在小礼堂前的操场练功。”小强巴“正拿大顶,有院里的男孩故意去捅人家,那个藏族男孩一怒之下差点和这调皮蛋打起来。 妈妈的老友杨星火阿姨50年代随18军进藏,是在那里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老西藏。她的歌词《叫我们怎么不歌唱》、《太阳和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月31日中午到拉萨了。想想我们来玩几天还紧张,耽心高山反应;在那里生活、工作的人太不容易,满怀钦佩。(机上两张是靠机窗朋友拍的) 2016年6月1日 这几天拉萨阵雨,导游诺珍姑娘说都是晚上淅淅沥沥下,早上晴。我昨天头晕、心慌错过傍晚的雨后布达拉(拿朋友的),早晨酒店天台上只有云雾中的群山和布达拉侧景。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