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24-06-18 13:16:19)
好多天都没读书,一直在看电视剧。看完《庆余年》第二季后,因为感觉不如第一季,也没有超越《延禧攻略》,于是就翻出《延禧攻略》来看,没想到二刷《延禧攻略》就好像以前没看过一样,竟然被牢牢吸引住,不得不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以前再好的电视剧我也没有二刷过,《延禧攻略》成为我唯一二刷的电视剧。 《延禧攻略》无疑是一部虚构的爽剧,虽然演员们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立场不同,对历史的解释就不同,这不奇怪。奴隶主是不会认为奴隶制社会不人道的,只有奴隶才知道奴隶制的恶。 西方殖民者认为殖民是传播文明,而被灭绝和奴役的印第安人肯定不认同。 地主觉得土地私有和兼并,天经地义,可共产党领导下的贫苦农民不认同。 革命和反革命肯定对革命历史有不同的解读。 共产党和国民党对新民主义革命的解读也大相径庭。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张庄解放了。三天的庆祝活动过后,对汉奸和伪军的清算运动开始了。这是解放后张庄的第一次群众运动。 “那天,成百上的人控诉了汉奸头子及其帮凶的罪行。张庄一位妇女讲了她儿子金卯时如何被杀害的,当她讲到保安队如何把她儿子塞住嘴捆起来扔到井里时,已经泣不成声了。群众中也有不少人跟她哭了起来。”(P151) 控诉大会结束前,张庄炮楼的伪军司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更重的是政治斗争。对什么是政治,毛泽东曾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大白话解释:把敌人搞的少少的,把自己搞的多多的,这就是政治。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都迅速发展壮大,充分证明了共产党的政治确实是成功的。 反观蒋介石领导的抗日只是进行单纯的军事斗争,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单纯的军事斗争是不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什么是帝国主义压迫,现在的中国人都没有体会了,他们感受最强烈的是新三座大山,对老的三座大山没有感觉了。这说明从前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不存在了,可在旧中国,这三座大山是实实在在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制造了无数苦难。其中帝国主义制造的苦难最为强烈,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深受其害。自从1840年鸦片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土改前,极少数的地主乡绅靠什么统治广大农民呢?韩丁在书中总结了三个统治支柱,即:1,,传统思想文化的洗脑;2,村公所及县衙的公权力;3,暴力。 洗脑是很厉害的,也是很有效率的统治方式。比如宣扬地主之所以有很多土地,那是地主的德性的回报,是祖辈上积德和祖坟风水好。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祖上没有积德,所以要认命。因为这套洗脑说辞,让穷困农民从不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翻来覆去,不管如何改朝换代,基层治理结构一直没变,一直是乡绅治理的宗法社会的超稳定结构。这个治理结构节约了国家资源,但同时也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宋明时期虽然出现了商业革命,可在生产关系上依然没什么进步,也就没能跨入资本主义门槛。中西学者对中国为啥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有诸多论述,可我比较认同的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抗战时,张庄一直处于沦陷区,没有经历过渐进的土改和减租减息运动,因此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没经历过革命的农村的原始样貌。与其它地区比,张庄算是幸运的,土地集中程度并不严重,地主和富农占有和控制的土地只有全部土地的31%。这主要是因为张庄处于太行山区边缘,土地贫瘠,不值得投资兼并。 在韩丁的眼中,张庄是破败不堪的: “多少世纪来,虽然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早就想读韩丁的《翻身—中国一个农村的革命纪实》,可在书店里买不到,微信读书上也找不到,前几天一个朋友提到这本书,并告诉我网上有影印本,我如获至宝,马上找到阅读。全书七百多页,我读了不到一百页,就忍不住要与大家分享。 《翻身》是韩丁三部曲中最早的一部。以山西潞城县张庄为样本,韩丁非常细腻地观察和记录了中国土改的全过程,为中国革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4-05-09 07:48:56)
困难时期我还没上学,有一年夏天,奶奶蒸了一锅馒头,我拿了一个刚出锅的热乎馒头边吃边找邻居的孩子去玩。刚出门就听大孩子们喊:门口有路倒,快去看啊。我不明白什么是路倒,就跟着大孩子来到南门外。出大院门往左边一看就见一堆大人孩子围在那看热闹。我拿着馒头从大人的腿缝里挤了进去,见一个破衣烂衫的中年汉子正靠在墙上啃一个没有苞米粒的苞米棒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