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真实性

打印 (被阅读 次)

前一阵子与老小聊天,说起他好像一直都觉得很累,不管睡多睡少,这种累似乎与压力有关,不管是什么事情还是什么时候,他都会感到压力。

 

他又回忆道,似乎唯一没有感到压力,轻松自在的是和我们一起回中国的时候,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用考虑衣食住行,全部有人为他搞定;二是不用24小时手机在线,不用去计划和同学朋友们去做什么事。有时放假在家也不需要他考虑衣食住行,所以我想第二个原因更重要些:来自社交媒体平台的压力。

 

他也提及大学的学习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长期压力源,但考试复习期间与同学一起,反而会感觉压力小了一点。分析起来,也许是群体内大家一起用功,学习起来会更带劲一点。我便想,是不是因为和同学面对面在一起学习了,也就不用时时看手机,不用去考虑社交问题。

 

这里便涉及了孤独与合群之说,或者社交平台焦虑症的延伸说:当你已经在一个群体里,一起做功课、玩游戏,甚至是处理家务琐事,同伴都能给你带来些压力的释放。

因为起码和群体呆在一起的时间里,人们有了归属感,不用考虑通过社交平台与外界产生互动,不再感到孤单。那么对于归属感的需求减少,焦虑也随之减少。另一重要原因,也许是更多人在一起承担了共同的责任,我们便无需一个人扛着。比如一群人一起做课题,若没做好,你可以认为是同伴的问题,而若你一个人做课题,百分之百是你自己的责任。而责任与压力似乎是正相关的,责任承担的越大,压力也就更大了。

所以当我们去到一个遥远的国度,在时间地理上自然而然构筑起了一道篱笆:可以理所当然拒绝社交平台了。你便无需任何理由,可以心安理得享受闲暇,不再有人通过社交媒体来找你,否则秒回这一要求给所有人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况且选择度假,早在出发之前就把一切安排完成,更无需承担什么义务责任了。

不少明智之人开始意识到社交平台这一双刃剑的锋利:为我们带来交流方便,把以前花十天半个月的通信时间缩短到零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声潜在的杀伤力,不管是工作要求还是朋友聊天,每个人都不得不24小时在线。也有人干脆下线,这又不符合历史潮流了,况且现在学校老师布置作业、公司老板布置任务、以及各种生意活动都离不开手机。若是留言忘了回,还会错过许多重要事情。

其实任何事物利弊永远是相辅相成的,使用者这一主体的自制、自律、自觉、自信、自省决定这这些科技最终的利害。有些年轻人在自律上更弱一些,就得通过家长慢慢引导,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群体活动来削减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带给孩子的心身健康危害。

 

最近看到加拿大东部一所大学的研究,发现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与抑郁症发病率正相关,同时也发现了孩子在线游戏时间与抑郁症的发病率却关系不大,这一点往往是我们家长没想到的。科学研究的结果不必神话之,仅供参考。这里仍可以说明人确实是高等群体动物,是需要与同类有互动的,线上游戏通常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玩,即使不是面对面,但已有了互动,也就有了些归属感,这时起码孩子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

相反,刷朋友圈、微博这些社交媒体,基本是一个人在某个角落里看。尤其看到别人超级棒的照片,就会下意识的与自己相比,而且专捡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拥有的长处相比。其实上传至社交媒体的不少信息或图片,其真实性是要大打折扣的。比如去朋友家玩,把别人的豪宅豪车拍成自己的;苗条的身材是靠塑形衣勒出来的;姣好的面容是用多种软件处理的;摆出各种健康美食只是为了拍出好看的效果,转眼就丢进了垃圾桶。

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吗?自然不会。我们要和那些貌若天仙、家缠万贯、身手不凡,成天如此自律只吃些糠咽菜,整日周游世界不需要工作学习的神仙博主们相比吗?自然也不应该。

像我们做父母的,年纪大一点,总能看穿一些事,青少年总是困难些。不少孩子因这些失真的信息和图片,和自己相比而产生自卑,也因此浪费了大把时间,少了和身边人的互动,这估计是诱发抑郁症的因素之一吧。

有人也许会说正是有抑郁症或本身性格使然,才会去过度关注这些社交媒体,才会不断与别人比较,才会减少与别人的交往,这句话也对。性格与行为的因果关系确实不明确,一直没有定论,但是两者是确实有关联的。

所以家长要趁早行动,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多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少些应酬和工作,多陪伴孩子,带他去图书馆看些经典名著。无所事事的空余时间少了,找到了真正的爱好,上网刷屏的时间也相应减少了。杜绝上网是完全不现实的,有句古话,想要田里少长杂草,就多种些庄稼。心田里要是洒满了正能量幸福的种子,抑郁也就没有藏身之地了。

我们都希望在孩子更成熟些,有了一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再去接触这些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那时就不至于偏离轨道太远。其实现代孩子成熟的很快,比起我们更早的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更早的叛逆期,不听从父母的建议且渐行渐远。

即便这样,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只能尽量放轻松,当孩子鼓起勇气向你吐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不必太紧张地去评判他们。

写这篇短文的初衷,也是因为自家孩子有一天和我谈起他自己的感受,我便同他一起分析会是什么原因,可以怎么预防?回想起来,那天我和孩子似乎也没得出什么答案或者解决方法,只是讨论了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让他不必再一个人担着,说出来好受些。我相信以孩子的学习能力,他自己能做出些调整的。

也许真的就是这样,世界更多是、最终是属于年轻的一代,我们长辈多倾听、理解、鼓励,多些同情同理心。父母自己能踏实勤恳地去做事去生活,孩子也不至于错到哪里吧。

天渝 发表评论于
寫得真好,明了清晰。抑郁情緒的出現确实會因"真与虛"的難以相容而觸发,且有着極大的無助感。
westshore 发表评论于
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人们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存在的,就是上社交媒体其实就是刷存在感。比如我这里对你的跟帖,不过就是表现”我存在“。
人类是社会动物,指的是人类需要寻找affection,就是扎堆儿。而扎堆儿就会要求被承认存在,被接受,被尊重,否则我干嘛与你扎堆儿?
所以马斯洛的人类社会心理需求层次关于社会层有获得尊重这一层。
任何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东西让人看到的,其潜意思不过就是我存在,希望被接受,被尊重。
如果得不到这些,自然就会郁闷。
这事情tricky的地方是人们可能混淆网络世界与真实事件的界限,其实不难看出这两个世界的差别是很大的,一个人在网络世界的表现和情况很可能与其真实世界没有关系,穷小子说自己是亿万富翁有什么不可以?但有人看中网络世界是因为在真实事件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比如被接受被尊重,这就混淆了两个不同世界。
如果在网络世界也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的话,那么就无法实现affection的需求,更不会实现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抑郁症就是这样炼成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