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山西行 7 云冈石窟

打印 (被阅读 次)

1700百多年前,中国北方的鲜卑拓跋氏崛起,有拓跋珪统一匈奴各部落,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从而开始了北魏的历史。拓跋珪征战南北,击败了高车、柔然、后燕,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称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史称道武帝。拓跋珪去世后,其子拓跋焘继承皇位。拓跋焘雄才大略,通晓兵法,继续道武帝的争霸事业。他大败夏国,击破柔然,攻克北燕,降服北凉,统一了北方。多年的征战使得北魏国力空虚,人民苦不堪言。文成帝继位时各种矛盾已逐渐激化,文成帝实行怀柔政策,令百姓休养生息,以安定民心。并拜昙曜为国师,有史书记载:一日帝出行,路遇一僧人,马衔其衣衫,众人称奇,皆曰马识善人,帝遂拜其为国师。拓跋焘时期,由于皇帝崇武废佛,北魏经像散落佛事断歇,沙门多还俗。唯有昙曜固守道心,持守其身。文成帝即位后再兴佛教,令昙曜管理众僧。文成帝为了平息前任皇帝多年征战引起多矛盾,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项措施就是下令开凿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进行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不断地加以完善,形成规模庞大的石窟群。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文成帝下令由昙曜监管开凿石窟。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石窟,雕塑佛像。昙曜开窟五座,分别雕刻五座巨大的佛像,或坐或立气势宏大,从此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开凿持续了60多年,后又经过历代不断的修整,一个灿烂的石窟文化艺术的明珠诞生了,并且保存流传下来。云冈石窟有主要洞窟45座,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座,最大的高17米,最小的仅0.02米,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参观云冈石窟,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大大小小的洞窟遍布山崖,洞窟中的雕像气势宏大,形象生动,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雕像群讲述着许多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其中第十六到二十窟是最早开凿的洞窟,佛像以北魏最初的五位皇帝的面相雕琢。云冈石窟,可谓刻在石头上的北魏王朝,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历史课。

昙曜的雕像设立在风景区的广场上 

礼佛大道,大道两侧为13对高约9米的骑象四棱柱  

礼佛浮雕墙                                           

灵岩寺,按照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述而仿建  

走过牌坊,跨进山门,就来到云冈石窟古迹                                         

石窟依武州山而建,延绵一公里,山体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洞窟,那里隐藏着中国石雕雕刻造像艺术的宝库

道路上还保留一小块古车道                    

按照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多发展,云冈石窟多佛教艺术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  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昙曜主持开凿的五窟,故又称昙曜五窟,即现在的第16-20窟。洞窟平面呈马蹄形,外壁满雕千佛。窟内宽敞穹隆顶,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昙曜五窟也是帝王象征的石窟,大佛面部以皇帝面相为蓝本,五尊大佛在代表佛陀的同时,也分别象征具体的皇帝个人。根据学者的研究与推测,昙曜五窟应该是按世俗的“昭穆制”排列,以开国皇帝拓跋珪为中心,其子孙分布两旁。只不过20窟开凿后不久倒塌,无法在其西面继续开凿,只能在东面开凿16窟。普遍认为19窟主尊代表开国皇帝拓跋珪,第18窟是第二代明元帝,第20窟代表第三代太武帝,第17窟的交脚菩萨代表太武帝之子,尚未即位就死去的景穆帝。16窟为当时在位的文成帝。

第16窟,巨佛立于洞窟中央莲柱上,施无畏手印,昂首挺胸,气概非凡。周壁有千佛、佛龛。众佛像或英俊清秀,或肃穆端庄,或披千佛袈裟而立,或合十而坐。更有伎乐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或吹笛,或弹琵琶,令人叹为观止。佛像代表文成帝,据说有记载文成帝面部和脚下各有一颗痣,造像也在相应部位各镶嵌一颗黑曜石。

第17窟主尊为是交脚菩萨,高15.5米,面部、双臂及背光的大部分已崩塌,腿部雕刻尚未完工。这座洞窟形制较为特殊,内部地面低于洞外地面。据推测开凿洞窟时应是由上而下雕刻,或因当初的施工规划不完善或其他原因,主尊造像体量过大,雕凿腿部时发现洞窟的高度不够,工匠们毫不犹豫地将洞窟的地面向下挖掘,终于把交脚菩萨成功地容纳到洞窟里。

第18窟主尊立于莲花座上,素面高肉髻,面相浑圆,大目、高鼻、垂耳、面带微笑,右臂垂下,手已残,左手举于胸前持袈裟。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在菩萨头上各雕五尊比丘像,共十尊,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捏莲花或水瓶等,身姿各异,它们可能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

第19窟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洞窟,主洞左右各开一个侧洞,洞窟外立面风化严重。主洞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开有门和明窗。主尊高约16.8米,是整个云冈石窟第二高佛像。大佛直接坐在石窟地面上,无台座,高肉髻,素面,面相丰圆,下颌部分已崩塌。据导游介绍佛像的眼睛为黑珍珠所造,抗战时期被日本人挖去。据猜测这一座佛像应该是北魏第一位皇帝拓跋硅的象征。            

黑珍珠的眼睛已经无存                                           

第二十窟的主尊是云冈石窟最有名的大佛,俗称露天大佛。因为前壁和窟顶崩塌,本来藏在洞窟内的主尊像完全暴露在外面。佛像结痂跌坐,高约14米,其面相丰圆,大目高鼻、双耳垂肩,唇上蓄八字须,唇薄鼻高,神情肃穆。身后有火焰背光,上刻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充分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的宏伟气势。    

中期石窟  北魏迁都洛阳以前的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4年),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的雕凿发展到鼎盛阶段。云冈石窟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复精美的大窟大像。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流行双窟,释迦、多宝二佛并坐。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和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北魏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汉化趋势发展迅速,产生了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其中最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它所呈现的造像内容繁复、雕饰精美,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形制到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第一窟和第二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立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

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但并未完工。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三座佛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侧各立一菩萨,立像高6.2米。佛像面貌圆润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从这三座雕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时期雕刻的。

三窟外观庞大,内部雕刻并未完工                          

第五窟大佛洞与六窟释迦佛洞为一组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

楼阁内有金刚守护,墙上的壁画应为清人所画              

从洞口就可看出佛像的巨大,这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以下几张为网络图)

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和第八窟佛籁洞为一组,主题凸显印度神话与佛教,其造像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作为云冈石窟中期开凿最早的一组双窟,造像题材较早期石刻明显转变世俗化及汉化,反映出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大量融入。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七窟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绿色楼阁为5、6窟,棕色为7、8窟            

洞窟内前壁门前有摩醯首罗天、摩醯首罗天、菩提树、莲花、飞天等形象

观音菩萨面如满月双耳垂肩                 

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具有云冈美人之称  

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外墙小门的两侧,各雕刻着一颗菩提树延伸至顶部。顶部中央刻有莲图案,环绕着舞动着四个小飞天,形态优美 造型生动

第八窟,窟内西侧为鸠摩罗天,五头六臂,乘金翅鸟,手持日月、金翅鸟、铃、弓箭。五个头像较大的神态慈祥,周围四个小的脸庞犹如顽童。鸠摩罗天为护世二十天之一,因其面如童子而得名。东侧为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骑乘神牛,手持日月、弓箭、降魔杵等,中间较大的头带花蔓冠,两侧较小的头上戴舟形帽,面部造型似乎西亚人。摩醯首罗天为大自在天之异名,是印度教所崇创造宇宙之最高主神。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八窟的后室明窗西侧有一尊合掌露齿供养菩萨。距离地面大约七八米高,菩萨像头戴日月宝冠,面相丰润,细目长眉,嘴角上翘,温婉含笑,在脸颊上赫然露出了一对深深的酒窝。这种形象的菩萨在世界佛教造像中极为罕见,所表现出在聆听佛祖讲经说法后内心的愉悦。但与传统中菩萨像肃穆庄严不同,这座造像充满了人世间的尘俗气息,更显得天性烂漫。

云冈石窟许多雕像分化特别严重,有关部门对于个别佛像进行了维修。但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古迹维修条例执行,修整出来的佛像有些不伦不类,使人啼笑皆非,遭到联合国申遗组织的斥责,这才赶紧叫停

第九到13窟闭门谢客,窟前新建楼阁看上去有点不太相衬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晚期石窟  北魏迁都洛阳后(公元494年),皇家云冈石窟大规模开凿活动停止了,但是开凿之风却在中下阶层蔓延开来。亲贵、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以及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

晚期石窟主要分布在20窟以西的山崖上,基本全是小窟小龛     

第三十九窟,塔庙窑,为云冈晚期出现的规模最大的洞窟。窟内四壁雕刻千佛,中央置五级方塔,高6米,保存较好  

云冈石窟的雕刻分化非常厉害,大多石像都已面目全非。大同地区大量的煤炭开采所产生的浓烟在空气中形成酸雨,对石雕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据说新中国建国后几十年对石窟的影响大于以前一千多年。如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挽救云冈石窟。但愿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使得这颗中国石窟雕刻艺术的明珠能够永远流传。

Californian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很多石像身上有许多小窟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