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总统庄园随想

人生如梦, 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 我愿意把自己经历过的酸甜苦辣, 与大家分享.
打印 (被阅读 次)

这一篇本应当是 2016 年的游记了, 却拖到今天才来写。 虽然动笔很晚, 但是, 我只能宽慰自己说, 能够把这个美东加系列写完, 而不至于成为烂尾楼, 也算是对得起读者, 对得起自己了。

美国的开国总统 乔治 华盛顿, 他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业, 应当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了。 纵观西方文明史上的许多大事, 我最看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 英国大宪章运动, 法国大革命, 和美国独立战争。 这些事件, 都具有世界性的正面影响, 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把文明推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使世界各国的百姓直接或间接地受惠。 反面的例子也有不少, 其中以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的崛起, 俄国十月革命, 和东方天朝的文革, 为其最甚, 都是社会黑暗和倒退的典型, 并导致无数无辜的百姓, 生灵涂炭, 惨遭不幸。 当其时也, 惨烈难言, 罄竹难书, 事件过后, 积重难返, 余毒不散。 历史就是这样, 总是在令人猝不及防的关节点上, 刻下深深的刀痕, 来惩罚目光短浅而忘掉教训的人们。

我们既然到了首都华盛顿去旅游, 那么华盛顿总统庄园 - 弗农山庄 (Mount Vernon) - 应当是抚今追昔而必游的地方了, 这是开国总统解甲归田之处, 他最后也与夫人长眠于此。 关于弗农山庄的详细描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我在下面引述的文章, 是由记者温宪撰写的, 史料丰富, 内容翔实, 远远超过我这一支拙笔之所能, 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我所能说的, 就是自己在参观庄园时的感受。 当然, 略感遗憾的是, 人们排队参观的那几座房屋, 内部是不允许拍照的, 否则我还可以贴几张室内的照片, 与大家分享那些两百多年前总统生活的风采, 所以, 朋友们最好还是找时间亲临其境, 体验体验吧。

华盛顿终其一生, 建树颇丰, 自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政治家, 同时, 从他经营弗农山庄的成效来看, 也是一把经商好手。 但是, 在我的心目中, 他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点, 他所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 和后来的建国大业,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成就了一个伟大国家的雏形, 是那时最为先进的社会及政治形态。 虽然在此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 美国的政治制度又陆续得到了许多长足的进步和改善, 可是, 建国初期便已经确立的宪法和政治体制的基本结构, 早已经为美国后来的发达和强盛, 奠定了坚实而不可或缺的基石。 这一建国历程, 是华盛顿以及他同时代的一批杰出人物, 齐心合力共同完成的, 他们对政治和历史的丰厚了解, 对时代发展趋势的远见卓识, 对宪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深刻理解, 对立法释法行政各机构所做的精密设计, 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交出的最佳答案。 乔治 华盛顿 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领导和协调作用, 是不可或缺的。 这样的成就和贡献, 在世界其它各国屡见不鲜的农民造反起义改朝换代的事件中, 是看不到的, 也可以说, 是不可能的。

华盛顿做出的第二个大贡献, 看似无足轻重, 实则意义非凡。 在他第二届总统任满之时, 面对众多的劝进者, 华盛顿毅然决然地决定离开总统的职位, 退休, 回到自己的弗农山庄, 不再过问政事。他说:“再继续选我做总统,美国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了。” 这决定出于一个完全无私的伟人襟怀, 又基于他那洞察世事的深思熟虑。 从那时起, 总统最多连任两届, 做为不成文的惯例, 在美国延续下来。 二次大战之后, 这更作为宪法修正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此后, 任何美国总统, 无论做得多么成功, 都以两任为限, 不得恋栈。 当然, 那些不称职的总统, 也没有机会玩弄权术, 长期窃据要津, 为害百姓, 伤及社会。 这项法律, 杜绝了某些心怀不轨的无耻政客据国家为私器的可能性, 同时也使执政者可能的重大错误不致于长期泛滥而酿成灾祸, 积重难返。 纵观当今世界, 但凡政治清明成熟稳定的国家, 都以类似的形式实行当政者有限任期制。 只有极少数像金三胖那类的政权, 才会坚持那种把所有权力长期把持在一人一家之手的畸形体制, 成为世界的笑柄, 也同时长期陷朝鲜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孰优孰劣, 一目了然。

诚然, 有时也会听到一些议论, 指责华盛顿, 在弗农山庄蓄奴, 是他的一个污点。 对这件事, 我是这样看的: 这其实只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 算不上是污点了。 在他所处的年代里, 奴隶制盛行于全世界。 在当时普世都接受蓄奴的条件下, 要求华盛顿在庄园中不使用奴隶, 是有些过分的。 这就如同要求拉瓦锡掌握元素周期律, 或者要求门捷列夫熟知量子力学一样, 是不近情理的。 事实上, 华盛顿在自己的遗嘱中承诺, 给庄园的奴隶们以自由, 在那个时代, 这已经是超前的做法了。 观察和评价历史人物, 不应该离开他们所处的历史大环境, 这是我们需要铭记在心的规则。 无论如何, 华盛顿的伟大功勋和远见卓识, 实在已经超越当今的许多政客, 何止十万八千里。

下面, 请看记者温宪介绍弗农山庄的文章。 如果读者已经了解了这些, 飘过即可。

 

作者: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温宪

从首都华盛顿出发,开车向南20公里,就来到了著名的弗农山庄。这里是美国仅次于白宫的一座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它是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美国首任总统 乔治 华盛顿(下文简称华盛顿)的故居。在他67年的人生岁月中,有45年居住在这里,并最终长眠于此。

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国父”,即便这个国家向来以“民主”自居,但对华盛顿的个人崇拜还是显而易见。在美国,“华盛顿”是一个常见的地名,除了首都,全国各地以华盛顿命名的州、县、镇不下40个,有着同样名称的街道更是不计其数。此外,一美元纸币和25美分硬币上也有华盛顿的肖像;美国海军军舰有三艘以华盛顿为名;甚至一种棕榈科属的树木也被取名为华盛顿葵。可见华盛顿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当然,后人的这些做法,并非生前力戒张扬的华盛顿所愿见到的。事情就是这样:有些人拼命让世人铭记,却早已被人忘却;有些人淡泊名利,却每每令人怀念。华盛顿令人怀念之处既在于他为赢得美国独立和打下建国根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在于他浓烈的平民情怀和朴素智识;既在于时代呼唤中的临危受命,也在于高瞻远瞩的急流勇退。

如今,像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这样,慕名前往弗农山庄参观的游客每年已逾百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华盛顿一生英明和这座山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亲手建立的家园

弗农山庄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费尔法克斯县,是华盛顿同父异母的兄长劳伦斯留给他的产业。1743年,劳伦斯在波托马克河边建造了一幢房子作为家园。他对于同时代的英国海军上将弗农甚为推崇,因此将这片家园命名为弗农山庄。劳伦斯染病去世后,22岁的华盛顿继承了弗农山庄。1773年,经历了最初军旅生涯后归隐的华盛顿,拆除了30年前的老屋,在原地建造起新居,形成了今天弗农山庄主楼的样子。

弗农山庄由华盛顿故居和一大片田园组成。走进庄园的大门,粗粒黄沙铺就的道路两边鲜花不断,树丛修剪得整整齐齐。200多年来,这里的一花一树都受到精心养护,来到这里的人,整个身心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故居的主建筑是一幢格鲁吉亚风格的红顶白墙的二层楼房,高居于山丘之上,面对大片草坪和田园,背倚滔滔奔去的波托马克河,不仅风光无限,而且地势开阔,气势十足。进入室内,墙上挂着华盛顿家族的家谱,所有陈列的遗物、礼品、书稿都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一楼有客人的起居室、大小餐厅和书房。大餐厅是楼内最大的房间,可供20多人的宴会之用。小餐厅是平时自用的,桌上摆着面包、菜肴、樱桃和红酒。走廊的楼梯口挂着一把黑色的大钥匙。据说,这把钥匙是用来开启法国巴士底狱的。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开始。1790年初,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法国将军拉法耶特, 将缴获的开启巴士底狱的钥匙赠送给华盛顿,并表示,“由于美国革命,巴士底狱的大门才开启”。这件无比珍贵的礼物,见证了人类对自由平等的永恒追求。

二楼是华盛顿夫妇的卧室,铺着花布床单的老式卧床、安乐椅、大圆镜和木制衣箱。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因咽喉问题在这间卧室里长眠不起。

华盛顿没有直系后代。1858年,一个名为“弗农山庄女士协会”的组织购得弗农山庄,并负责开放经营。此后,每逢美国独立日、总统日等节庆,华盛顿故居前面的大草坪便成为庆祝的主场地。穿着美国建国初期服饰的人们在这里重演独立战争等情景,其中有一位身材高大的将军便是“华盛顿”。而每年圣诞节前夕,美国总统都要按惯例赦免一只大火鸡,那只幸运的火鸡随后也被送到弗农山庄中放养。

弗农山庄彰显着华盛顿的辉煌,也记录了他历史局限性的一面。主建筑两侧是管家、奴隶的简陋房舍,由两道弧形覆顶走廊将其与主楼连接。华盛顿辞世后的1835年,一把大火烧毁了暖房和奴隶住房,现在的两幢房子是根据史料复原的。但是,它们的存在仍然提醒着人们,作为大奴隶主,华盛顿的生活是建立在上百奴隶的服侍之上的。

如果把弗农山庄比成一个12寸的比萨,故居就相当于放在比萨上的一枚四分之一大的硬币,房屋四周是大片树林和农田。华盛顿生前十分眷恋这个惬意的生活圈,多次极不情愿地离开这里奔向远方。但也许正是因为有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他才会挺身而出,为保卫家园而战,更在日后推动美国政府自建国之初,就用法律的形式,保护个人财产,尊重个人尊严。

总统的避风港

从弗农山庄出发,华盛顿屡屡承担起浴血中创建新生国家的大任。可每次离开时,他的心情都如临深渊般沉重,甚至发出“犹如罪犯走向刑场”的感喟。

1775年,43岁的他从这里前往费城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并被推举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临危受命的华盛顿率部经过长期浴血奋战,终于在弗吉尼亚切萨皮克湾的小镇约克顿大败英军。这场辉煌的胜利标志着独立战争的结束,他本人也因此问心无愧地成为民族英雄。刚刚掸去身上的硝烟,华盛顿就无比思念起阔别数载的弗农山庄。随后,他平静地向国会交出兵权,返回家园。告别之际,他满怀深情地写下:“本人别无他求,只希望尽快返回庄园过朴实无华的生活,最后像普通公民那样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

14年后,57岁的华盛顿再次从弗农山庄启程,前往纽约宣誓就任美国首任总统。妻子玛莎对他当选总统相当失望,因为她只希望能和华盛顿在弗农山庄平静地生活,但最终这位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第一夫人”还是深明大义,支持丈夫为国家服务。

此时的华盛顿正位于权力的巅峰,有军官曾上书拥立他为“美国的凯撒”。在王冠与共和国之间,华盛顿态度鲜明地选择了后者。作为首任美国总统,他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历史上留有深刻的印记,事事出以公心便成为须臾不离的准则。1797年,华盛顿在发表任期届满演说中,主张美国应该避免受到他国的干涉,只专注于美国人的利益。他还建议美国与其他国家保持友谊和贸易关系……当历史的脚步进入21世纪,不知现在的美国领导人重读华盛顿这一演说时会做何感想。

在担任两届总统后,华盛顿坚持拒绝连任第三届。他说:“再继续选我做总统,美国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了。”无论多么成功的总统最多只能连任两届,自此成了美国的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环境曾一度让 富兰克林 罗斯福 打破了这一惯例。但在罗斯福死后,这一惯例被正式写入美国宪法第二十二项修正案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地球村的变小,始于华盛顿的美国对国家最高权力进行制度约束的影响已遍及全球。仅此一点,便足以令华盛顿安享那座方尖碑的尊荣(华盛顿纪念碑,高169.3米,美国法规明令华盛顿市内任何建筑不得高于此碑)。

担任总统期间,尽管国务倥偬,华盛顿还是重返弗农山庄达15次之多,波托马克河沿岸永远是他的避风港。

“国父”的最后归宿

1797年,华盛顿终于如愿解甲归田。在返回弗农山庄的路上,他难掩欣喜:“我终于成了波托马克河畔的一名普通百姓。在自己的葡萄架和无花果树下乘荫纳凉,听不到军营的喧嚣,也见不到公务的繁忙。我所享受的宁静与幸福,是那些孜孜不倦地追逐功名的军人们,那些朝思暮想图谋策划的政客们,那些时刻察言观色以博君王一笑的佞臣们所无法想象的。”

华盛顿曾多次说:“没有比弗农山庄更可爱的地方了。”在退休的日子里,他极尽务农之乐,尽显平常人之心。他经常在面河长廊高声给妻子朗读晚报,并把每天步行作为一种锻炼。除身体力行改良土壤、作物轮种等创造性的劳动外,他还要求山庄内的花工了解如何保持花园四时之序,适时播种花籽,学习在温床上种植。他还关注农事和市场交易。由于经营得法,华盛顿的财产日增,共拥有土地8000英亩(约3200公顷),分作5个农场经营,资产相当可观。可惜,华盛顿身后,庄园经营失措,偌大财产也如烟散去。

遵照华盛顿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距离故居不远处的家族墓穴里。他的墓地跟本人一样,朴实无华,旁边安放的是他的妻子。或许,真正的伟人或者英雄,就是这么低调。

华盛顿去世后,他昔日的独立战争战友、国会议员 哈利 李 称赞他:“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 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也看到华盛顿高瞻远瞩之处,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先驱人物徐继畬赞曰:“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站在弗农山庄,历史长河仿佛倒流至200多年前,随处可见华盛顿的身影,感受到他的智慧和勇气 — 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他竭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面对权欲的诱惑时,他又以冷静的良知选择了弗农山庄的地气。

 

好了, 记者 温宪 的文章, 全文到此为止。 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些照片, 一睹华盛顿总统庄园的风采。

1. 庄园主建筑的背后, 是一片草地, 从这里可以看见一弯美丽的波托马克河水。

_B1A9839

 

2. 华盛顿夫妇的雕像, 两边是孙儿孙女。 看来, 人们都喜欢去摸总统的手。

_B1A9715

 

3. 远望庄园的主建筑, 环境宜人。

_B1A9721

 

4. 一家六口, 来总统庄园欢度一天愉快的时光。

_B1A9788

 

5. 菜地

_B1A0059

 

6. 来到总统庄园的游客, 每十几个人分到一组, 由一位尽心尽责的导游带领, 参观一些主要的景点。 我们的导游正在为大家讲解。

_B1A9867

 

7. 波托马克河畔的一座栈桥, 如果运气好, 可以从这里乘船游河。

_B1A0005

 

8. 庄园中, 一个小型博物馆的内庭。

_B1A0097

 

9. 从河畔眺望庄园的主建筑, 秋色浓郁。

_B1A9967

 

10. 两位义工

_B1A9753

 

11. 华盛顿总统的 “豪华” 轿车

_B1A9825

 

12. 草坪漫步。

_B1A9898

 

13. 总司令的风采

_B1A9717

 

14. 庄园的酒窖入口

_B1A9897

 

15. 主建筑的后庭和草坪, 是开 party 的好地方。

_B1A9883

 

16. 羊栏旁边, 也有菜地。

_B1A0020

 

17. 酒窖一瞥

_B1A9748

 

18. 平缓的波托马克河, 从庄园的背后静静地流去, 它见证过多少精彩的历史。

_B1A9869

 

19. 参观的队伍, 耐心地等待。

_B1A9797

 

20. 左边小房子的底层, 有宽敞的厨房。

_B1A9747

 

21. 这是一对欢度蜜月的新人。

_B1A9859

 

22. 这片小牧场的高墙右侧, 有一大片菜园子。

_B1A9853

 

23. 农庄秋色

_B1A9848

 

24. 纪念馆里的主建筑模型

_B1A9716

 

25. 离任后的华盛顿, 远离尘嚣, 一定在这里度过了不少恬静的时光。

_B1A9846

 

26. 远眺河岸, 遐思翩翩。

_B1A9814

 

27. 一代伟人的退隐之地, 时至今日, 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_B1A9997

 

28. 厨房, 兼工作室。 (盲拍)

_B1A9799

 

29. 真想进去看一眼那阁楼和瞭望塔, 可惜不能如愿。

_B1A9787

 

30. 庄园里也有繁茂的森林, 枝干虬劲。

_B1A9914

 

31. 历史在这里流淌。

_B1A9818

 

32. 据导游介绍, 波托马克河对岸的几十家庄园主一致同意, 沿河不建房屋, 以原始的景观, 表达对华盛顿总统永远的敬意。

_B1A9881

 

33. 庄园小景

_B1A9900

 

34. 太阳已经低垂, 前来参观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

_B1A9786

 

35. 右侧的小房子, 是佣人居住的地方。

_B1A9783

 

36. 一位黑人女义工, 身着复古服装, 同游客们聊天。

_B1A9752

 

37. 参观的人流已经接近尾声。

_B1A9750

 

38. 在庄园的餐馆里用餐, 这一道牛肉很不错。

_B1A0100

 

39. 整座庄园被保护得很好。

_B1A9884

 

40. 菜园一角

_B1A9731

 

41. 一年一度秋风劲, 遥望当年创业艰。

_B1A9978

 

42. 与古装男士合影。

_B1A9828

 

43.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_B1A0082

 

44. 羊栏

_B1A0061

 

45. 宁静幽雅的庄园

_B1A0085

 

46. 仙居

_B1A9762

 

47. 一群大雁, 自在悠闲。

_B1A9932

 

48. 波托马克河的黄昏

_B1A9888

 

原帖链接:

http://bbs.wenxuecity.com/travel/564459.html

 

嘉崚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石假装' 的评论 : 谢谢老朋友!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大赞: 反面的例子也有不少, 其中以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的崛起, 俄国十月革命, 和东方天朝的文革。
嘉崚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噢颜颜' 的评论 : 谢谢, 也祝你欢度一个新鲜而愉快的春天!
噢颜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嘉崚子' 的评论 :
我信,天理,而非 人理。
噢,还有,看见照片里的你,和菜园的那些菜一样,有机/自然,:)
春天快乐,我们这儿今日温度不高,春天已经来临,鸟儿们已经在欢唱。
嘉崚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噢颜颜' 的评论 : 读了你的留言, 也是深有感触。 看到某种历史在重演, 真是令人无语。
嘉崚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o-min' 的评论 : 多谢新朋友的鼓励!
噢颜颜 发表评论于
现在看这个帖子,颇有感触。
在大自然里,什么样的土壤催生什么样的生物,什么样的生物同时会改变那里的土壤,人类也一样吧。
39里的云挺有意思。
期间,看你多次提到菜园,想起我母亲的菜园了。
谢谢分享。
xiao-min 发表评论于
介绍详尽、图片很美,谢谢分享!
嘉崚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嘉崚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ach1960' 的评论 : 多谢教练兄光临!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漂亮,漂亮,赞一个!
coach1960 发表评论于
Wow,真美,好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