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观感(3)—长见识的北京的哥

观潮起潮落洒脱,看云卷云舒怡然
打印 (被阅读 次)

回国观感(3)—长见识的北京的哥

 

回国之前,和办公室的美国小伙子聊天,他去过土耳其,说印象最深的是那儿的出租车司机。我问怎么个印象深刻呢,他说,哇,土耳其人都不怕热,酷暑天开出租车,居然不开空调。这小伙子也不客气,就一个劲地请求,那司机说,对不起,空调坏了。小伙子穷追不舍,说我帮你试试看。那司机有点烦,我说坏了就是坏了,你为什么不相信人呢?小伙子也很恼火,我非常相信你,可太热了,我受不了。

我好生奇怪,你会讲土耳其语啊?都能和出租司机交流。他回我说,哪里啊,只会几句简单的,其他用手势就够了,彼此心照不宣。我听了直想乐,原来“心照不宣”还能派上这样的用场。

美国小伙的有趣故事,让我忽悠一下就想起了中国。若干年前回国,出租车司机也是如出一辙,谎称空调坏了。看来出租车空调易坏,这已经是国际惯例了。恐怕也只有美国有点例外了,在美国坐出租车,还从来没为空调的事儿发过愁。不开空调可以节省汽油,只不过要顾客多出点汗,下了车吹一下凉风,不就好了。话虽然这么说,可真要让你碰到了,还是会不舒服。

到了北京,从机场第一次打的,就遇到这样一位“土耳其”式的哥,他压根儿就没有想打开空调的意思。车窗被完全摇下来,幸好是清晨,车开得飞快,的确是凉风习习,没觉得热。

可到了第二次打的,情况就不妙了。正值上午,艳阳高照,连空气都是热的。一上车,这位北京的哥非常大气,空调是开着的,可是车里温度并不低。车一开始发动,他就开始抱怨上了。您瞧这韩国车,真够差劲的。跟那欧洲车简直没法比,就说这空调吧,很少有管用的,甭管你打得多低,它总是那样没反应。这位的哥智商不低,他是怕顾客抱怨,自己先发制人。你看人家都把道理讲清楚了,您还哪好意思再说啥呢。这全是韩代车的错,对不?

最聪明的要数第三位的哥了。他人很随和,喜欢侃山,一路上嘴就一直没停。先说这韩代车,人家就是好,那与国产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从发动机到车体结构,从外表到细节,真是无可挑剔。想想刚才那位的哥才把韩代贬低得一文不值,这位又把韩代抬举到了天上。说的同一件事,却是天壤之别,角度不同谬之千里啊。北京的哥当然应该了解韩代,能成为北京市指定用出租车,那是韩代的幸运。评价完了车,他又开始谈“共享”。您看看这北京,什么都有共享,单车共享,房子共享,雨伞共享......,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不能共享的?听起来共享这一新生事物,也并非人见人爱的。末了他还补充了一条,告诉你一窍门,夏天开空调,你得把车窗略微开一点小缝,这样不用打太低,车里也会很凉快的。对这条窍门,我倒是将信将疑。

下了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路上只顾听他侃山,竟然忘了外面的骄阳似火,忘了他的车里其实也并不怎么凉快的。所以说此的哥最聪明,他这是转移注意力呢。嗨,的哥也有的哥的难处,风里雨里春夏秋冬也不容易,还是理解万岁吧。

出租车司机好象一扇窗口,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你最先接触到的恐怕就是的哥。前两次回国,北京的出租司机多半都是外地人,但这一次似乎不太一样,遇到的几位的哥都是一口地道的京腔,老北京人了。没有调查过,也许只是个巧合。或许这些年来,老北京人的思想也变了,放下了皇城人的心态,不再瞧不起服务行业,从前他们认为那都是些伺候人的营生,怎么能轮到北京人干呢?也或许是京城人口太多,找份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是个过客的随意遐想而已。这一趟北京之行,算是领略了北京的哥的厉害。绝不会输给土耳其的哥,这是肯定的。

 

写于2017年9月23日

ZheFei 发表评论于
不知道我前面的留言怎么会加了问号。
ZheFei 发表评论于
在北京坐出租车,绝对不寂寞!????
ganster 发表评论于
现在的北京的哥大都是北京远郊县的,如平谷,延庆,大兴一代的。外地的好像是有很苛刻的条件才能入京当的哥。
redwest 发表评论于
北京人热情,又爱说个“您”字,听着舒服!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北京的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做思想工作。全能!~~
简宁宁 发表评论于
北京的哥,那是我们北京一景,北京人的骄傲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