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我家曾是“避难所”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打印 (被阅读 次)

妈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学好友中有一起留在本校的,也有分配到各地其它高校的。高校普遍有职工宿舍和家属楼,所以大学老师一般都住在学校。妈妈留校后也曾住宿舍,但结婚时她选择把家安在爸爸单位的家属楼,住到了校外。

文革初期,高校是最混乱,最动荡的场所,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妈妈所在学校武斗极其严重,甚至有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弄到了枪支弹药,妈妈一直对我们说,后来工宣队入驻该校时是面对着架在校门口的机关枪走进去的。

那时候学校早就不上课了。妈妈从不参与任何派别,或者说是逍遥派吧,校园内“枪林弹雨”,已经无法安全出入了,妈妈就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妈妈以前的同学好友中有在自己学校加入了派别的,然后在不同阶段不同派别有不同命运,武斗最激烈时甚至是有生命危险的。因为我家在校园之外的安全地带,就陆续有朋友来避难,不记得是总共来了三位朋友还是算上妈妈是三位,一位来自同一学校,一位来自南大,如果还有一位的话,从妈妈与她好朋友的关系看,应该是清华的那位。就这样,几位大学好友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一个月,直到“硝烟”消停,“战事”稍稍平息,她们才各自回家。

好朋友们回家了,学校并没有恢复正常,所以妈妈还是在家里。后来妈妈对我说,她文革的收获是(1)学会了烧饭(2)绣了一对枕套。有意思的是,妈妈每月发工资那天照常去学校领工资。

妈妈是半年后才回去上班的。所谓上班,已不是文革前的内容了。那时学校又入驻了军宣队(不知工宣队还在不在),第一件事就是军训。每天早上很早就开始了,住在校外的妈妈格外辛苦,都是天不亮就出门,直至军训结束妈妈才以正常时间上班。

 

更多博文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看看我们都带些什么!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青岛人生活简单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表哥、表姐们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吃的特殊记忆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系列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开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后记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续) – 来自徐家姐妹的反馈

育儿篇系列
与女儿谈恋爱、婚姻、生活
飞吧,孩子!
谈海外华人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琴和中文
到底该不该推娃—老调新谈

美国点滴系列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真相(3)-- 美国媒体在最高法院斗智斗勇
我在美国占便宜的事 (一)戆人有戆福
美国点滴(七)也谈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在美国,保健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美国黑人和白人对不公待遇的不同应对方式

美国教育系列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美国高三学生的生活

我的文章系列
鲜为人知的癌症新说 – 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当初嫁给他?
70年代大舅眼里的上海
有这样两种中国人
什么是民主,我们真懂了吗?

溪边愚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ach1960' 的评论 :
哈哈,我妈妈就是放了半年假。我小时候非常希望妈妈在家,那是我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了。
coach1960 发表评论于
文革时在高校的人,如果可以当上逍遥派,那是再好不过了,等于放长假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