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旧帖再发:水兵暮年 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

打印 (被阅读 次)

【原创】水兵暮年 :2008-04-01 15:01:03 主题帖 

1984年公鲨在大陆一所学院教书。一次从外地回来,因为所带东西较多,出了火车站便叫了一辆当地人称之为“倒骑驴”的三轮车,那时应该还没有或很少有出租车。那些等生意的车夫看见有活儿了,都推着车过来向公鲨兜售自己。其中有一位年纪较大的车夫眼里似乎有一丝讨好的表情,让人看了不免觉得有些凄凉,鲨鱼便雇了他的车。

东西放上车后,由于坐了一夜火车(当然是硬座),公鲨想自己走一段,伸伸窝了一夜的腿脚,便和车夫说:走吧,我跟着。

虽然是人力三轮,可总比步行来得快些,因为公鲨走在旁边,那位车夫便也放慢了速度,边骑边聊:

“我说爷们儿,你还是上来吧。咱们快点儿把你送到家,我也快点回来。弄好了也许还能再拉一趟。”

公鲨说:“眼看到上坡了,我上去挺沉的,还是走吧,到时候我还能帮你推一把。如果你嫌慢,我再多给你5毛钱。”

公鲨问他:“老爷子,你今年多大岁数啦?”

这位衣着褴褛的三轮车夫突然来了句:“Seventy”

公鲨没反应过来:“啥?”

“Seventy, 你听不懂?”

“哦,这回明白了。你还会洋文?”

“我看你的包里有带洋字码的书,就和你说说英文,看你灵不灵。在哪儿上班啊,小伙子”

“我是教书的。你在哪儿学的洋文啊?”

“英国。别看你教英文,你保准没去过英国。”

“那咋干上这行了呢?”

“It’s a long story.”

原来老人抗战前进了国民党海军学校。因为军舰都没了,抗战时在湖北或湖南驻防,布水雷封锁长江航道。8.15光复后去了一趟大英帝国Plymouth接军舰回国。所谓在英国学洋文就是指这件事儿。当然在学校时就学过,只不过为了和公鲨这位能看洋文的年轻人炫耀一下故意突出是在英国学的罢了。

老头是东北人,在军舰上是管收发电报的报务员。军舰回国后在深圳、香港水域停了一些日子,据他说还发了30-40港币的缉私费(私分缉私罚没款?)就北上了。行进间,军舰起义了,他也跟着上岸了。因为离开10几年了,思家心切便要求在家乡安排工作。开始是在省供销社,后来随着一轮接着一轮的运动地不断深入,他也不断地被下放基层,一直到乡里的小卖部,最后被开除公职。由于成份不好,结婚晚,又是农村户口,回城后没有住房、口粮、工业券等任何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待遇,孩子们也无法在城里就学,他只好出来以蹬三轮养家糊口。

说话间已经到了。公鲨付了车资,他就走了。过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去过英国的三轮车夫。这件事儿也过去20多年了(到今天已经30多年了-2015-09-2)。如果还活着,他今年虚岁该95了,蹬不动三轮的时候他靠什么生活呢?国家对他这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会有些特殊的照顾吗?

公鲨出生虽晚,但因为父母工作单位的关系,很见过几个老兵。这些人都是共军的转业或复员军人,虽然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根据职务的高低而各有不同,但在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上是基本一致的。这位三轮车夫是公鲨接触过的唯一的一位留在大陆的国民党海军士兵;也是在大陆时公鲨唯一的一次和穿越过赤道的三轮车夫打交道。

不知为何,虽然连他长得什么样子都记不得了,这位三轮车夫好像总是让公鲨心里有一丝淡淡的牵挂。

 

海陬观者 发表评论于
“BeijingGirl1 发表于 2015-09-02 09:02:35 -- ...到底是抗日老兵,自食其力。...”

抗日的老兵们,我见过几位,有的身上还留下了伤疤。 他们多数是对于年轻时那段经历很自豪的。不是吹嘘的自豪,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理直气壮的自豪。孟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说的大概就是这种心平气和的理直气壮吧。国民党的老兵在49年以后难免要反而受到连累,但说起抗战,那股气势却是仍然存在的。 抗战初起,四川老百姓都明里暗里的讽劝,四川军阀大老们要派兵出川参加抗战。 这叫“打国战”,与往年的“自家家里编编” 是截然不同的。
其实,全世界的老兵,除了参加侵略的 倭寇、德国军队以外,对于曾经为自己国家 “打国战” 的经历,说来都是脸上泛起光芒的。 中国的媒体,应该停止再用内战作题材了。自己人互相打,再彪勇也比抵抗外敌要低一个档次。影视媒体,应该多做抗战的作品,而且要用心努力的做、严谨的做。让下一代不要忘记,我们有过这样光荣的抗战。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农村早些年就有低保了。吃饭应该没问题。很多乡镇还有养老院,五保户都入院,有人照顾。

到底是抗日老兵,自食其力。我去年回京去青岛旅游,遇上“越南自卫反击战老兵”要钱。我给了100,后来被告知是被骗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