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评金瓶梅:第一季3回

就是一民间艺人,给自己码的字找一窝儿
打印 (被阅读 次)
《杜评金瓶梅》:第一季3回
三 热结冷遇(Apr_20_2015
 
西门庆提出结拜,并请花子虚入会。迅速做出回应的不是花子虚,而是他的老婆李瓶儿。我们听听这位花家娘子是怎么让小厮来西门家报信:
 
既是你西门爹携带你二爹做兄弟,那有个不来的。等来家我与他说,至期以定撺掇他来,多拜上爹。
 
二爹是指花子虚,二娘是子虚的老婆李瓶儿。那么对于这位不远将来成为二嫂、更远将来成为小老婆的女人的盛情,西门庆的反应是:
 
自这花二哥,倒好个伶俐标致娘子儿。
这一番隔空取火式的调情,明晃晃当着应伯爵和谢希大两位兄弟的面。日后庆和瓶儿暗渡陈仓,伯爵等数次灌醉花子虚,终致二人勾搭成奸;再到后来二人害死子虚,没多久瓶儿又殒……这一笔一笔的账,每个人其实心里都明净的。
 
花子虚马上又差小厮送一两银子,算是结拜派对的分资,也算飞蛾扑火了。
 
我们在网上查了一下,小说中的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今日400-800块人民币。之所以啰嗦这个,是因为《金瓶梅》首要写的是“金”,许多情节脉络乃至人物命运都和几两几十两几千两的银子息息相关。
跟没入伙的花子虚相比,其他兄弟的分资就有些拿不出手。而西门家对钱财最关心的就算大老婆吴月娘了。我们看看月娘给算的这个账:
止有应二的是一钱二分八成银子,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五分的。
花子虚一两,其他八位兄弟顶多一两,这些开派对是不够的。作为带头大哥,庆只好称出四两银子。让我们看看这四两银子在书中的购买力:
买了一口猪、一口羊、五六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札、鸡鸭案酒之物。
又封了五钱银子送给玉皇庙(举办派对的场所)。所以这个派对,庆的支出至少是四两五钱银子减去二两,也就是二两五钱银子,相当于一千五百块人民币。也正是这次结拜,让庆最终娶到了“花二嫂”李瓶儿,以及这位富婆的大笔金银财宝。总之庆看起来傻乎乎的总是吃亏,但算到最后他总是赚的,直到一命呜呼精尽人亡。
我们看到拜这个把子不但要热闹要派对(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应伯爵还问要不要叫上妓女),结拜还得有一个像模像样宗教上的仪式。正如网友volontaire所说,整部小说以玉皇庙起始,最后以永福寺收结。这里玉皇庙的潜在含义是说一个世俗的结盟,却还要在意识形态上取得认同。整个游戏规则核心就是表里不一,这是小说的一个精髓。
到了良辰吉日,虽然那玉皇庙“殿宇嵯峨,宫墙高耸”,但整个结拜过程却全然没有宗教上的庄严肃穆,只是应伯爵在中间耍宝,众人跟着肆意取乐。顺带用伯爵的插科打诨引出打虎英雄武松。
和梁山好汉一样,这十位酒肉兄弟也是要排座次的。大伙儿当然要推西门庆做大哥,我们看看庆是什么反应:
这还是叙齿,应二哥大如我,是应二哥居长。”
大伙儿当然知道庆是在虚伪,但伯爵的回应却令人寻味:
爷,可不折杀小人罢了!如今年时,只好叙些财势,那里好叙齿!若叙齿,这还有大如我 的哩。且是我做大哥,有两件不妥:第一不如大官人有威有德,众兄弟都服你;第二我原叫做应二哥,如今居长,却又要叫应大哥,倘或有两个人来,一个叫‘应二哥’,一个叫‘应大哥’,我还是应‘应二哥’, 应‘应大哥’呢?
所谓“大官人有威有德,众兄弟都服你”是暗讽,“如今年时,只好叙些财势,那里好叙齿”才是本意。伯爵厉害的是这一番夹枪带棒,最后居然以嬉皮笑脸收尾,这哥儿们绝对有才。
玉皇庙的师父吴道官开始宣读誓文,一番骈五骊六,众人就算拜了把子。接下来是派对,伯爵等都等不及了。西门庆却要离席,因为他担心三姨太卓丢儿病重,花子虚也跟着要走,与后来瓶儿病重遥相呼应。这种呼应一向是我们古代小说家喜欢用的。
接下来又用伯爵上门蹭饭来接入武松的故事。有趣的是作者笔下伯爵这样形容武松打虎:
“过这景阳冈来,怎的遇了这虎,怎的怎的被他一顿拳脚打死了。一五一十说来,就象是亲见的一般,又象这只猛虎是他打的一般。”
武松打虎源自民间传说,并非施耐庵原创,兰陵笑笑生更是在改编基础上的改编。 施耐庵在前,笑笑生在后,所以应伯爵这段不着调算致敬也好,颠覆也罢,反正是两位大导演翻拍了同一段故事。
书上还说庆和伯爵是“手拉着手儿同步出来”看打虎英雄。话说当时男人间的礼俗真是……令人费解。我们还发现面对骑在大白马上的武松,西门大官人也咬着指头花痴了一回:
你说这等一个人,若没有千百斤水牛般气力,怎能勾动他一动儿。
形容武松造型的又是一段陈词滥调,但“身穿着一领血腥衲袄”,一下子点染出《金瓶梅》版本武松的浑身杀气。
接下来是打虎英雄拜见知县老爷:
武松下马进去,扛着大虫在厅前。知县看了武松这般模样,心中自忖道:“不恁地,怎打得这个猛 虎!”便唤武松上厅。参见毕,将打虎首尾诉说一遍。 两边官吏都吓呆了。知县在厅上赐了三杯酒,将库中众土户出纳的赏钱五十两,赐与武松。武松禀道:
小人托赖相公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这些赏赐!众猎户因这畜生,受了相公许多责罚,何不就把赏给散与众人,也显得相公恩典。
武松游街时一直骑马,到了衙门口才下马,“扛着大虫在厅前”,显然是在知县面前卖弄;看知县中招了,紧接着拍马屁“小人托赖相公福荫”,再虚头巴脑将赏银分给众猎户,不由叫人想起了金批水浒里的奸雄宋江。
武松如愿捞取到了政治资本,一下子从流窜各地的黑帮分子变成了清河县的巡捕都头(刑警队长),所谓“警匪一家”是也。
如果武松真像他说的那样在乎亲哥哥,他实在没有理由不去阳谷县看武大。这更像金圣叹口诛笔伐的宋江:黑三郎从来对宋太公从头到尾都是假孝顺。
通过武氏兄弟在清河县不期而遇,作者又顺带接入全书第一位女主角潘金莲。
金莲的身世、她嫁武大前后的波折这里就不重复了。从文学角度理解这个人物,很重要一个关键词就是死亡。
孙述宇说《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罕有的直面死亡的小说。除了生离死别等正面的场景描写,意象上的关联也不可忽视,这尤其体现在了潘金莲身上。
以下是我能想起来的与金莲有关的死亡名单。先是男性阵容:王招宣(就是日后与西门庆在妓院争风吃醋的王三官之父)、张大户、武大、李外传(武松寻仇西门庆,却误杀此人)、西门庆。女性包括白玉莲(在张大户府上与金莲是室友,死因并无交代)、卓丢儿、宋惠莲、李瓶儿、王婆、潘金莲她本人。别忘了还有襁褓中的官哥,李瓶儿和西门庆的儿子。难怪作者借王婆之口说这潘金莲是“是阎罗大王的妹子,五道将军的女儿”。当然,王婆当时是开玩笑,听她这话的是还没勾上潘金莲的西门庆,一老一少正在努力促成一桩性交易,谁会把这话当真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